第198章(2 / 7)
算晚。毕竟贫家子弟很多都要积攒多年才出得起聘礼成亲,拖得晚的人比比皆是。
但是官家子女,就算成婚晚,但通常也会在十一二岁左右就开始相看亲事,早些定下来。所以假如这些女孩过几年再出宫,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了。到时候高不成低不就,很难遇到相配的亲事,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嫁给鳏夫做填房。
这些问题,也不得不考虑。
平安叹气,“其实我倒是希望借此机会,将法定婚龄调高一点。青春期的身体还没有长成就成亲生子,不管对男方还是女方都算不上什么好事。”自己都还是孩子呢,就要做家长了,许多事情肯定都稀里糊涂不知道要怎么做,也不可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
“你说要是朝廷规定十八岁才能成亲会如何?”平安问赵璨。
赵璨也很无奈,“从来只听说过朝廷催着早早嫁人,不许拖延的,却没听过要规定成亲的年纪。”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因为许多方面技术水平低下,所以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家里人丁越是兴旺,日子就过得越是红火。不光是因为干活的人多了地里的收成多,家族庞大了也意味着没有人敢欺负他们。此外这时还有徭役,如果家里只有一个男丁,抽走之后家里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凡此种种,所以从来朝廷都是鼓励多生孩子,甚至曾有过规定,年轻男女到了多少年纪不婚假便会获罪,除了要罚钱之外,官府还会强制性的给他们配对,就是希望不要浪费生孩子的时间。
长久以来的习惯,让多子多福的念头根植于众人的意识之中,并且纳入了文化体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生孩子这件事有多重要。所以平安的改革或许可以实行,但是只能一步一步的来,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
平安也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想另外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了。”
“什么办法?”赵璨问。
平安道,“立牌坊。”
“什么?”赵璨有些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你说立牌坊?”
从来只听说给贞节烈妇立牌坊,还没有给未婚女孩立牌坊能够为她们谋到婚事的道理。所以赵璨有些不明白平安的意思。
平安摸着下巴道,“我的意思是说,将这些女孩子们树立为榜样。我记得立牌坊的目标,其实也是要树立榜样。与其立什么贞节牌坊,还不如立这个呢!”
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