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5 / 8)
是,挑出一批人比如四五个来,同时进行培养,采取竞争模式,能者上位。反正都不是他的儿子,皇权又是十分谨慎的事,择其优秀者来继承,也是应有之义。
不过这种做法被平安否决了。
夺嫡之争究竟有多惨烈,看赵璨自己经历过的就知道了。然而实际上,这还是赵璨和平安有意控制的结果,否则影响还会更多。
这其实只是一种对朝廷资源的内耗,根本没有任何好处。虽说在这种激烈复杂的斗争之中,最终脱颖而出的皇子一定也很出色。不过,那更多是在阴谋上的出色,而未必是在政治上的。
况且平安也必须承认,因为对方跟赵璨没有父子血缘的维系,本身就比较疏远,如果再用这种竞争的方式来挑选的话。继承人或许会合格,但是肯定也没什么感情。
虽说身后事这种东西,不过是活人的安慰,对死者来说未必能够知晓。就像平安现在虽然活着,但对自己上辈子的结局,却是不甚了了。而且既然有了新生,也就不太愿意去想所谓的从前。
不过皇帝跟普通人不一样,那是会被写在史书上,被后世人反复研究的。既然如此,平安就不希望赵璨身上有任何可以被人诟病的地方。身后凄凉说起来不是赵璨自己能控制的,但只要挑选继承人的时候谨慎一点,也未尝不可避免。
不需要他对赵璨有多少感情,至少不会在赵璨死后有什么不敬就够了。
所以平安宁可在挑选之前谨慎一些,确定了人选之后,就倾力培养他。
说到底,这世上的确有人天生就聪明颖悟,也有人在智力上比较弱势,但这些都是极少数的情况。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你不能指望自己一找就找到个天才,但就算是普通人,只要花费功夫教导,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差。
有句话说时势造英雄,这世上能够取得很高成就的人,未必人人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有时候普通人有了机遇,能够做到的不会比任何人差。
何况赵璨要选的也不是天才,只需要能够守成,将他跟平安创下来的这一片江山守住就可以了。如果太有能力了,反而要担心他到时候生出了自己的想法,朝令夕改最后将新政给彻底废掉呢。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平安跟赵璨达成了共识。
不过对于怎么挑人,挑谁,平安就不打算插手了。人所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他不是赵璨,不知道当皇帝需要些什么,就算想要提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