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5 / 7)
这种做法说不定反而会让赵端的心里有个疙瘩。
当然,这个原因只占很小的比重,真正的理由是,赵璨并不想胡乱认个儿子,哪怕只是寄名也不行。
对于赵璨来说,他并不希望自己跟平安之间,再插进别的什么人来,现在这样就很好。
在这一点上,虽然平安并没有要求,但赵璨自己却很坚持。
赵端那边不希望原本的身份消失,他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名义上的儿子夹在自己跟平安中间,可谓是一拍即合。可惜,大臣们却不同意这种荒谬的做法。
名分这两个字,贯穿整个封建王朝时代,究竟有多重要就不赘述了。
总之夫妻、君臣、父子,这些统统都是名分,有了名分之后才好办事,是一定不能含糊其辞的。
而在皇家,这个东西就更加敏感了。因为在这里名分不光只是名分,还包含着更多的东西。——权势,荣耀,甚至死后尊荣。
历史上藩王入继,最后尊崇自己的父母,反而把传位给自己的皇帝挤到一边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有名分的人尚且这么干,何况没有名分的?
就说赵端这件事,假如他没有改到赵璨的名下,仍旧是陈国公的儿子。那么当储君的时候也就罢了,等将来如果他继位了,陈国公却还没死,到时候该怎么处理?
按照规矩,皇帝的父亲,该成太上皇。可是如果陈国公成了太上皇,那赵璨这个先帝又算什么?
就算赵璨自己不在意,可陈国公当上了太上皇,就有资格对政事指手画脚了,到时候忠孝两个字压下来,赵端听不听?朝臣听不听?
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大臣们可是一步都不会让的。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件事不会触碰到赵璨的禁区,让他使出雷霆手段。只要还有转圜的余地,朝臣们就有本事把它转过来。
所以事情一时间便僵持住了。朝臣们坚持要让赵端过继过来,才能行册封,定名分。
在这件事情上,其实平安很想问问赵端的意见。可惜的是,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赵端已经不方便开口了。他不管说什么都不对。
如果他说希望能过继,岂不是抛弃亲生父母?如果说不想过继,那便是白眼狼,受了赵璨的好处却不思回报。反正不管怎么做都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赵端也很谨慎,对此事只是闭口不言。
最后还是陈国公主动站了出来,表示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