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危机与维和(2 / 6)
之内即已经显现出直逼上海最昂贵的街区的价值了。
对于外界而言,这不过是司马华之一生中所有精明投资的一次,但对于联合国来说,他们得到的一片立足之地。但在48年7月1日,联合国的工作人员欢天喜地的搬入这座78层,高度超过300米的大厦时,他们却迎来的联合国成立之后,最大的一个麻烦。
格陵兰问题被丹麦递交到了联合国,“格陵兰危机”成为联合国成立之后,面临着的第一个两个超级大国间的直接利益冲突。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2175600平方公里,但大约84%都由冰雪覆盖。格陵兰这个名称的意思为“绿色的土地”,全岛大部分处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隔海峡与加拿大与冰岛两国相望。
1814年,根据基尔条约,丹麦重新获得了格陵兰的主权。在二战期间,格陵兰和丹麦本土的联系,由于德国占领丹麦而被切断。丹麦的沦陷使美国十分紧张,国务院紧急约见丹麦驻美国大使考夫曼,主动要求出售武器给格陵兰地方当局以保护冰晶石矿山,考夫曼十分赞同该提议。
虽然得到了美国提供武器的保证,但格陵兰地方当局仍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英国军队抽不出多余的部队来保卫格陵兰岛,美国军队又碍于中立不好直接出兵。格陵兰岛总督布伦只好宣布丹麦被纳粹占领期间格陵兰独立。
41年4月9日,丹麦大使考夫曼不顾纳粹控制下的丹麦政府的训令,与美国签定《格陵兰防务协定》,允许美国军队登陆格陵兰岛,美国取得在岛上建军事设施的权利。美国设有图勒军事基地、雷达站和预警系统。
由于北大西洋的气候受格陵兰东北部沿海的洋流情况影响很深,所以在战争时期德军在格陵兰岛上建造一个气象观察站,以预测欧洲战区的气象状况。1943年,一名丹麦士兵在该地区阵亡,一年以后,一名德国士兵也战死该地,这是岛上的“二战”。
虽然早在46年十月,随着国防军进军丹麦,丹麦获得了解放,在一年后欧洲的战争结束了,但是对于格陵兰来说,战争的结束,反而令格陵兰的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成为了战后的世界最大的焦点。
早在丹麦首都刚一获得解放,身为外交部长的顾维钧便访问丹麦,除去宣布向丹麦提供一亿华元的食品和药品援助之外,在其与克里斯蒂安十世那位“骑马皇帝”的会谈中就提到了格陵兰,对于中国而言,丹麦控制下的格陵兰将会成为中国钳制美国的前哨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