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敌不动我不动 (1)(7 / 24)
来的。”
李海歆挑眉,他忙说,“正有一个事儿想告诉东家,我有一胞弟,单名一个明字,原在邻县一户有家里做庄头,老娘挂心他,想让他回来。我想着东家这里即要新开庄子,原先那庄子让他领着如何?”
李海歆看看李薇,笑笑,“这事儿问你们五小姐吧!”
150章 偶遇
李海歆在春杏天天催促下,去找了画图工匠将在后院那片空地上,规划出一进小院子来,无非也是三间正屋东西厢房,另有两间杂物房小厨房等等。
连廊要麻烦一些,需要用成年粗壮的木头做柱子。不过,这些事儿有周濂派了两个人过来帮着李海歆张罗,李家人并不需要操多少心。
李薇已没有时间整日在家里闲坐看书。天气渐暖,有去年那场雪,田里墒情还好,长工们已开始锄草,她则忙着四处购买田肥,好等第一次浇水时,随水施肥。
春天里第一遭水肥对麦子的生长犹为重要,这个时候,麦苗反青,拨节生根,水肥足,麦苗杆儿壮,夏天遇到大风暴雨天,也不容易倒伏。当然最重的是麦穗子长得大。
事实上,由于古代的田肥大多是农家肥人畜粪之类的,这类肥料最好埋在地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肥力,不象现代的化肥磷肥尿素之类的,可以溶于水中,所以很少有随水追肥的环节。
自她们家接了这块儿地后,最多也是在秋天给苞谷浇水时,她按照现代点化肥的方法,在浇水前点过农家肥。所谓点肥,就是在植株旁,用铁锹刨出坑来,象点种子一般,将肥洒进去,再以土埋起来。这样便能保证苞谷在吐婴结穗时,有足够的肥力供其生长。
这办法却只适合象苞谷这样的大植株作物,而麦子稻子谷子等却是不行的。
李薇这日吃过早饭去,去城外那座荒宅子里看存放的余肥,何氏在她身后叮咛,“你二姐这两日快生了,我得去看着些。黄大娘在家里做饭,你可记得回来吃。”
李薇应了一声,上了马车,计划着今儿去看完肥,便去春兰那里瞧瞧。
她到时郊外宅子时,钟亮之弟钟明已等在那里。他比钟亮小两岁,也是个敦厚精干之人,远远看见李薇的马车过来,往前迎了十来步,麦穗跳下车,扶她下来。
钟明上前行礼,“五小姐,昨儿按你的吩咐清查过了,现在存放的去年购买的余肥,约有八百来斤。”
李薇点头,跟她记的数字倒不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