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敌不动我不动 (5)(7 / 24)
冯家老爷还有咱们老爷在说闲话儿。五小姐的事儿,只问了何时纳吉纳征等的话。”
李薇忙问,“那我爹娘是怎么说的?”
丫头笑道,“老爷夫人说,这事儿他们回来商议一下,再给贺府回信儿。”
李薇微微点下头,见问不出什么有用的话,便让那丫头赶快回去。
麦穗在一旁道,“五小姐,你这下放了心吧。”
李薇看了她一眼,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轻“嗯”了一声。若是以周府丫头所说的情形,今儿这宴,倒真是象贺府在向自己家示好?
至于示好的原因,怕是与小舅舅的那位岳丈大人有莫大的关系。不由轻笑一下,有靠山的感觉还不错。
今天只有这一更。本月是大宝的休整期。每日保证三千字,若是状态好,会加更。无特别情况,每日只一更啦,打滚请求原谅~
※※※※※※※※※※※※※※※
资料:《沈氏农书》的沈氏之田亩产稻米三石多。湖州府、嘉兴府有的地区,亩产稻米可高达四五石。可见,明后期太湖地区,亩产稻米一般在二、三石左右,高者可达四五石,低者一石多。据农学史家计算,折成今制,亩产米二石,折合米337.5市斤,折合稻谷450市斤;亩产米三石,折合米506.25市斤,折合稻谷675市斤;最高亩产米五石,折合米842.625市斤,折合稻谷1123.5市斤。此外,还有连作之春花小麦的收获每亩一石至一石五,单产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66章 新生活的开端
何氏李海歆从摘星楼回来时,李薇正在她的房间里列往前的耕作计划,以及要添置的人手。
还有春兰那里最近一直没机会往深里说说话儿,吴旭那天荒湖里鱼养的到底如何,也没顾上细问。现在庄子里按步就班的收割,没她什么事儿了,便想着到春兰家一趟,问问情况。或者顺带再给春兰的酒楼想几个前世她熟知的菜单?
从内心深处讲,李薇对春兰和吴旭象是担着更多的责任一般。也许是因为吴旭的家境不好,但为人又十分肯干,再加上自己又知道一些这个时空没有的新鲜玩艺儿,所以格外关注春兰一家。也心疼春兰多一些。
麦收过后,新院子便能住了,她可以搬到她的办公地点。有几项工作新添了人手之后,便可以展开。第一项便是粪丹的制造。按照今春的试验,粪丹的肥力还是不错的,再往前便可以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