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疆风云 第三百四十六 最后选择 (2)(8 / 23)
心思,只怕也是逃不过陛下的明察秋毫。鞑虏那边确实给了微臣很好的条件,他们把微臣从行伍之末提携成一方重臣,确实对微臣有恩在先。只是微臣虽然身在行伍,却也是读圣贤书出身的,也懂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道理。国朝即将一统天下,此为华夏一统、汉统复兴的千年之机,微臣倘若为一己私利而至天下涂炭,贻误汉统复兴的千载之机——这样的事。微臣实在不敢为,否则九泉之下亦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李功伟听得频频点头,他赞道:“孟家亦不愧是前朝的衣冠华族,通义明理,如此方能培养出将军这样深明大义的忠义志士来。孟将军,你说得很是,鲜卑人的小恩小惠,不足为念,大丈夫当放眼天下。以社稷为重,以万民为重。将军以万民为重而舍个人私利,有此善念,造就万民福祉,必将遗福后代。恩泽延绵。孟将军不恋鲜卑高官厚禄诱惑,毅然投奔正统,回归国朝,这事必将成我国朝的一段传奇佳话,朝廷亦应对此大力嘉奖宣扬,以此彰显我朝褒忠贬奸之宗旨,激励天下志士奋进之心。”
孟聚连忙推辞:“陛下圣恩。微臣诚惶诚恐。但当前北伐战事正紧,禁军、襄阳军、西蜀军等各路兵马正在前线与鞑虏兵马进行殊死战斗,朝廷此时应宣扬的是王师将士的武勇和忠诚,激励将士们更加奋力作战以报效朝廷。比起王师将士的赫赫武勋来。微臣这点微末之事,实在不值一提。”
李功伟微笑着瞟了孟聚一眼——这位北朝武将倒是懂分寸,知道韬光隐晦的道理,不欲过于高调引人瞩目。不过。这倒也在情理之中,倘若孟聚是那种只知武力、一味斗狠逞强的莽夫。他也不可能这么年青就成为北朝的重兵军阀了。
孟聚本以为,李功伟还要接下去跟自己谈谈北疆军的事情。但他没想到,谈完了这事厚,皇帝的话题就不再涉及军政事务了,而是转向了彻底的闲聊。他好奇地问起孟聚在北疆的战事经历,也问起了慕容家的一些事情。他尤其对慕容毅感兴趣,对他问得特别详细:“孟将军,听闻你与北虏的伪太子慕容毅也有过一番交往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孟聚微微沉吟,答道:“就微臣所知,慕容毅太子性情沉稳,刚毅坚定,深通兵法韬略,而且沙场履历丰富。据闻,伪朝那边已让他重新掌权,执掌征南行营的军务,将来王师一旦遭遇此人统军,还得多加留神。”
李功伟颌首道:“金吾卫已经腐朽,兵无士气,将无战心。众将皆为庸碌之辈,朕倒不放心上。如今鲜卑的那帮皇族贵族中,也就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