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什么鬼,秘密被打去败者组了?(2 / 4)
机械装置来调整进入内部的气流,这些可动装置不但为飞机增加了重量和维护难度,还对气动外形和雷达反射截面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DSI进气道不光减轻了飞机重量减少截面积让气动外形更加流畅,它还变相增加了发动机的性能——虽然只是很有限的提升,但怎么都比没有强。
顺便,这个DSI进气道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对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学科有非常高的要求,制造起来也严重依赖高精度的生产工艺,对材料学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所以另一个时空只有两个国家拥有DSI进气道技术:中国和美国,连老毛子和欧洲都没搞定DSI。
但是林有德这边,那帮大科学家先拿到了DSI进气道的准确视图,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东西,经过大量风洞测试之后他们竟然逆推算出了DSI需要的各种流体力学公式,随后把它背后的空气动力和流体力学理论都补全了。说实话,林有德本来就没有想过他们竟然能在十年内完成这个逆推,而且还是在计算机非常原始,能提供的计算资源非常低的状态下完成的逆推。
只能说有些人确实天生就是开挂的,人家就是这么屌。
至于制造工艺,现在的工艺精度确实让鹰的DSI进气道关键部分的良品率很低——主要就是那个鼓包本身,它的外形必须非常准确才行,不然就有可能出问题,要知道鹰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此高速的气流从进气道冲进发动机,一旦DSI的鼓包部分有一点差错,轻则导致发动机运转效率波动起伏,重了可能就直接摔飞机了。
而现在林有德现在根本没有多轴数控机床这种大杀器,虽然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林有德一直在努力给名下企业开发和提供高精度自动化机床,但努力到现在要制造合格的部件还是只能看天——大概生产两百个不合规格的鼓包之后会碰上一个勉强可用的。
好在制造这些关键零件的炼金术材料都比较便宜,不然林有德可能就得下令把鹰的进气道换成普通的进气道呢。
实际上七个月前试飞的一号原型机和二号原型机确实就用的普通进气道,来和美国人开打的是三号原型机,刚刚出厂没多久的,把模拟战放到今天也不是因为林有德喜欢戏剧性,纯粹这机体没调整好而已。
林有德已经想好了,把用普通进气道的鹰卖给盟国,自己用的鹰就上DSI进气道。
此外,进气道并不只是这个时空的鹰唯一的改进点,它上面还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处设计细节的修改,比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