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开始发劲(2 / 4)
多赚点钱给家里人用吗?如果安厂长能够带领大家致富,这个所谓的身份问题是不是小问题?更不用说咱们还都是国营单位的职工,身份并没有变。我想说的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大家也得换换脑筋,不能总想着天上掉金子。要想干好事业,必须得出大力气才行……”
听到这里安逸迈步向办公楼下走去,其他的不必再听了,李汉堂的态度很明确,支持力度也是相当地大,今天来完全就是给安自军打气撑腰来的。既然是这样,承包的事情算是完全妥了,再也不用担心。
安逸从办公楼出来转向又去车间里面看了看。目前生产车间里面已经有十台加工呼啦圈的设备,也都在全力生产。每台设备旁边都围着四个工人,手脚都是忙个不停,不断地有红黄绿各个颜色的呼啦圈生产出来。
看得出来,工人们的心情相当地好,脸上的笑容不断。呼啦圈的生产,都是按照计件工资来算的。每生产一个合格的呼啦圈,工人就会得到五分钱。
不要小看这五分钱。如果工人技术熟练,一台设备每天能够生产三四百呼啦圈。也就是十几二十块钱。每个工人每天都能够分得四五块钱,一个月就是一百多。
要知道现在是九零年,安自军的工资每个月不过一百来块钱。而且这笔钱还不计算在工资范围之内,属于是奖金的性质。
工资之外能够得到这样的收益,工人们当然会开心。可以想见,生产呼啦圈的岗位,早就成为红光厂最热门的岗位,不知道有多少工人想挤进来哪。
其实这还不是安逸的想法体现。按他的想法,最好工人的工资收益全部由计件工资来实现。为此他宁愿提高每个呼啦圈的加工费用,甚至每个一角五分钱也行。其他的再加上生产奖,每天都有产量排名奖,这样就能够完全激发出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只是安逸的这个提议在安自军那里被否决了。理由就是承包刚刚开始,工人们的心态并不平稳,还是慢慢来比较好。安自军这也是持重之言,相比较的话,安逸就显得有些急躁,所以最后还是同意老爸的意见。
安逸在车间里面看了一会儿,特别地注意一下生产安全的问题。这可不是小事儿。生产呼啦圈的设备完全是由电力来带动,包括加热软化固定直径,甚至最后的焊接都是由电力带动的。如果不小心就容易出事故。
好在安逸观察了许久,发现这些工人虽然也在抢生产进度,却都是严格按照生产规程来进行的,也是对这些工人的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