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5)
一起浴血奋战的兄弟们,秦书的确酸腐古板了些,比起赵子宴和颜如玉来更是如此。
说好听了是耿介忠厚,说白了就是不懂得人情世故,呆愣了些。
秦书想来,人情世故自己确实不大懂,所以来燕京之前爹才会处处叮嘱,告诫事事小心,但是呆愣,又不代表傻,有些事情思量来去,还是能想明白的。
秦书知道自己不如赵子宴和颜如玉那样目光长远,也不如他们在这些事情上伶俐,什么事情一看就透,是个聪明人。
可是秦书就是知道,不论颜如玉出于什么心思,拉拢也好,有意庇护也罢,或者是一时心血来潮帮了自己,什么都好,他都毫无理由地相信,颜如玉确实是向着自己的。
虽然这种想法不知道来自何处,但是秦书隐隐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颜如玉他待自己,还算是很不错的。
高傲骄矜,风流轻狂。有时候好好的笑起来,却也明媚,但更让人觉得单薄,他的肩上好似还压了一座山。
“颜如玉……”
秦书不由得将名字念出了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越是探究,越觉得这人从上到下都让人看不透,颜如玉像是一个谜。秦书甩甩头,将胳膊环到胸前,歪着头看天空。
明月清风,星空璀璨。
日子突然开始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六月底,许是终于有了可以说话的人,便也不觉得过于孤单,日子自然就变得不再那么难熬了。
秦书依旧在金銮殿上尽心尽力做他的木头柱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时也学明白了不少朝中政务,只是心里明白,不便说出来而已。
渭河流域有一段年年受涝灾,倒也不大,可毕竟不能总是拖着,虽说银子拨了下去,河堤筑得差不多,但也只能挡洪,这涝灾也要派人去治,这几天百里璟为了这事头疼不已。
于是下了旨,让众臣各写个折子呈上,旨意一下来,秦书就囧了,他哪里懂这些,在将军府翻了好些书,也没能弄出个眉目来,打仗带兵他尚且能说出个所以然,治理水患,还真的不在行。
思来想去的,只得去找赵子宴帮忙,反正赵子宴不上朝,也不用上什么乱七八糟的折子,秦书就借着给他送酸枣的空儿,问了一问。
赵子宴这人还挺善解人意,听罢秦书的话,二话不说趁着秦书喝茶的空儿,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完完整整写了个折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