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三把火(2 / 5)
人烧给陆然看的。
这日户部开了个集会,这段时日“逃户”愈多,流民问题惊动了圣上,尚书特地召开了个会议征集建议。
户部侍郎说要减租减税,好减轻农户负担,流民问题自然能得以缓解。
尚书大人一思忖,道,“这减税一事事关重大,西北又战事频繁,恐怕没办法实施啊……”
又有人说流民问题主要应交给兵部,应将这些流民编入行伍,这样兵力也有扩充,流民问题也解决了。
尚书大人点点头,又说,“兵部自然会行其职责,只是户部分内之事也要做到。”
沉默间,一个员外郎道,“郎中大人怎的不出声?可是没有主意?”这个员外郎在陆然上任起就格外看不惯他,自己都一把年纪了还在员外郎的位子上,实在让人气不过。
陆然却冲他谦虚一笑,又朝尚书大人道,“在下以为这流民问题从根源谈起是这田制的纰漏。这均田制自前朝以来效用显著,在当今却弊端良多。”
尚书冲他一点头,“郎中请讲。”
陆然接着道,“前朝时因条件所限,农户受田实际上不足应受额。至今承平日久,人口渐增,据陆某游学经历,官家所占土地颇多,口分田实际还官者又极少。因此,国家的土地已不敷授受。农民一旦遭遇天灾*便出卖土地,流落异乡,成为流民,故均田令虽限制土地买卖,实而兼并日盛,难以阻遏。”
旁的人听得频频点头,那员外郎把脸别了过去。
尚书听得认真起来,问他,“郎中可有应对之法?”
陆然微一摇头,道,“陆某不才,想不出治本之法。限制官家购田太不实际,且牵扯甚多。没有新的田法就废不得旧的。”
尚书一叹气,是啊,根本之法哪是一朝一夕就能想出来的?又问陆然,“郎中觉得将括户,括田一并施为如何?”不知不觉间尚书大人竟重视起一个郎中的意见来了。
陆然拱手道,“尚书大人的法子自然是没错的,只是陆某觉得应再加一条。”
见陆然抬眼征询他的意见,尚书一摆手道,“陆郎中有话尽可直言。”
陆然道,“允逃户于现所在地附籍纳税。”
侍郎一听连连摇头,道,“对流民这般宽厚优待,岂不是人人都想逃了?应当对农户优待,对流民加以惩戒管束才是。”
尚书摆手制止他,“侍郎,农户对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