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寻前程(下)(2 / 5)
寻常人家都过得好些,且因只有她这一个女儿,养得也娇,虽不是什么富户,粗活却也是不做的。待得村子被屠,她跟着吕良在外漂流,从前那些娇生惯养也就说不得了,在戏班子里学戏,虽则吕良护着,也少不得要吃些苦。若是能得顾家庇护,不必再过那四海飘零陪笑卖唱的日子,那真是喜出望外了。只是顾夫人真的肯收留她吗?
吕良和谢宛娘在屋子里商议之时,孟素蓉和顾运则也在商议。
“去从军倒是好事,这年轻人颇有些志气与风骨,只是若想立军功,就得去西北那等苦寒多兵之地,战场上刀枪无眼,一将功成万骨枯,哪里有那么容易呢。”顾运则摇了摇头,“我原想,就让他到庄子上去种种地,赶赶马车,能平安过一辈子也就罢了,毕竟他若真要告状,只怕……”若是皇上一直宠信着茂乡侯府,只怕吕良这个状一辈子也告不赢。
“人各有志,莫不如就答应了他,若是当真有造化,也是老天有眼。”孟素蓉却另有想法,“若是我们不应,强将他圈在庄子上,只怕他闹到别处去,反而不好。”吕良朴实忠厚,孟素蓉倒颇喜欢他,这事若闹出去,只怕吕良二人保不住性命;再则若被人知道这二人向顾运则告发陆镇,无论顾运则接不接这状子,都是麻烦。
顾运则皱起眉头:“若是将他荐到西北军中去,只怕还要托岳父那边……”他毕竟为官日浅,与武将处全搭不上关系,若是不荐,叫吕良自己去投军,恐怕籍贯被人一翻查,就要先露了馅儿。
“此事若被舅兄知晓,恐怕他……” 孟节梗直,若是知道陆镇竟杀民冒功,恐怕无论有无证据,都非要参一本不可,尤其他刚进了都察院,御史又有风闻奏事之权。
孟素蓉也有些举棋不定,最终还是道:“只告诉爹爹罢,大哥那里,且压着莫说。倒是吕良走后,谢宛娘要好生安置了才是,免得小姑娘年轻不知事,一个不慎走漏了消息反为不美。”
顾运则叹道:“这女人家的事,你瞧着安置就好。也莫要太过忧心,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切切顾着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儿。”
说到腹中胎儿,孟素蓉就忍不住微微带上了笑意,低头轻抚自己小腹:“这孩子闹人,都出了三个月了,还是时时的想吐,比怀嫣儿的时候难过多了。”
顾运则笑道:“这样说来,多半是个男孩儿才这样顽皮呢。”他也是盼着孟素蓉能生个儿子的,儿子么,哪里有嫌多的呢?何况顾浩然毕竟是庶出,家里没个嫡子,在外头也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