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一天一桌的私房菜(3 / 4)
郝家菜的祖上郝子嘉,在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任内务府都统,深受慈禧信任。专期主管皇宫内膳食。慈禧垂帘听政,吃饭也要和皇上在一起,其每餐之菜式都在一百种左右。那时,只要一声“传膳”令下,浩浩荡荡的太监队伍便立即抬着膳桌和食盒鱼贯而入。
郝子嘉的任务就是统一管理皇宫里的这些膳食,每日制定膳单,到膳房查看烹饪质量等。慈禧和皇帝吃的每一道菜,都要经他品尝,于是,久而久之,他便成为美食专家和烹饪高手了。
后来,郝子嘉把许多宫廷菜配方和做法教给了儿子郝俊峰,然后又传给了孙子郝善麟。郝善麟对厨艺烹调极具天才,在继承祖传技艺的基础上,又结合现代营养和自己的体会不断有所创新。
郝家菜一经问世,很快即引起轰动。在一次参加宴席比赛时,惊震全场观众,评比获第一名。英国大使在他的餐馆一边吃一边说:“太好了,你不用做广告,我只要在使馆区一说,这里就推不开门了。”果然没过几天,各国驻华大使和跨国公司老板们都蜂拥而至,如果不提前一个月预订,肯定是吃不上的。
郝家菜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用诸如味精之类的化学原料,调味靠的是天然方法。菜馆里也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厨具,用的都是火灶。作为一种“宫廷风味菜”,它要求选料精,做工细。为了一桌席,他们全家要从上午准备到晚上客人来。这里还有一个有别于别的餐馆的就是,这里不许点菜,主人做什么你就吃什么。即使这样,依然有人慕名而来。
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发展到现在,名气越来越大,预约排队的就一直排到两年以外去了。这不光是咱中国有,法兰西也有这样一家小小的只做一桌的西餐馆,据说已经有超过三十位总统在他们那里预定座位。”刘一流把前世自己听到的这种私房菜的传说讲给艾文刚一家三口听。
“我明白了,但是,人家那是有传统的,而且还是什么皇帝吃的菜,我们能跟人家比吗?”艾小米点点头,这“物以稀为贵”的营销模式无疑是成功的,但你首先得让这个“物”味道很好才是吧。
“哈哈,你这小丫头,连你一流哥提供的美味都不相信了,上次我给你吃的西红柿好吃不?那就是我种的,还有各种更美味的山珍,那怕就是只能炒西红柿鸡蛋的你,炒盘菜出来都能让他们把舌头给吞了。”刘一流哈哈大笑,他自然是对自己能提供的食材极为有自信,如果说这些灵水浇灌长出来的菜不能获得食客的认可,他真是可以买块豆腐自己往上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