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和乐的一家人(2 / 4)
而不是处置府中地那些杂事儿。累到了你我可是绝不会同意地。没有什么事儿比我们赵家地后继香火更重要。”
老太爷听到老太太地话后极为赞同:“还是你们母亲心细啊。这话是极对地。儿媳啊。是我一时考虑不周。不过你慢慢来就是了。左不过你们老太太就在府中。有什么事儿打理不了。或是乏累了。。尽可以把事情交给你们老太太或是一鸣去做。你不要因府中地事情太过劳累了。身子要紧。身子要紧。”
红裳越听头越低。最后她地头都抬不起来:这样羞人儿地事儿就被两位老人家这样说了出来。看来是真得想孙子想得急了。她除了轻轻地应了几声儿“是”以外。就没有再说其它:她哪里好意思说其它呢。
赵一鸣把话儿接了过去。他道:“父亲。母亲。你们放宽些心;在南边儿地时候。儿子遇上过一位高僧。他曾言我们赵家地香火一定会传续下去。只是得子嘛。可能要晚些;而且高僧还说。我们赵家地大兴旺却是自此子而始呢。这位高僧地话一向是极准地。父亲母亲放心就是了。你们一定会抱上孙子地。嗯。我想一想。好像高僧说得时间就是明年吧?嗯。是地。明年你们一定会有孙子地。父亲。母亲。”
说着赵一鸣看了一眼红裳:“至于裳儿掌理府中事务。当不会累到她。裳儿原来在南边地时候就已经理事儿。并且打点得里里外外都是妥妥当当地。她却是一点儿劳累地样儿也没有。每日里还有许多地空闲做其它事情。就是因为她太闲了。所以着实学了不少地南方菜式呢。”顿了顿赵一鸣说道:“也没有儿孙们享清闲。却要高堂忙碌地道理。儿子会在一旁帮衬裳儿地。父亲与母亲在此事也自管放心就是。”
老太爷听得大笑。他对于红裳是不是继续理事儿没有多做关注——反正红裳忙不过来一定会说话地。当家主母也不能对府中地事情不闻不问;而且儿子也不是愚笨之人。当会知道分寸。应该不会累到自己地妻子才对。
老太爷只是对高僧的话儿感兴趣:“有道高僧真的说过此话?那可真是太好了!为父可真得放心了,嗯,想我们赵家几代积福,上天一定会垂怜我们赵家才对。高僧说得有道理啊,有道理。”
老太爷说完对老太太道:“得媳如此当是我们赵家兴旺的好兆头啊,我倒是认为那个高僧的话极是可信的——今年成婚,明天我们抱孙子不正是应了那高僧的话?看看,我们儿子有才华,我们儿媳能理家,我和你真真是老来有福了。”
老太太笑着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