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报复(3 / 4)
征税,弄得治下百姓把秋收的粮食都上缴了还不够,哎。”
彰水县?
几乎是这三个字一入耳,姬姒的脑中便叮的一声。
见她失神,郑况转过头来,关切地叫道:“阿姒,你想到什么了?怎么这个表情?”
姬姒回过神来,她看了一眼郑况,飞快地低下头,转眼,她蹙起眉头,轻声说道:“我前几天在荆州城时酒楼里,听两个闲人说起,咱们这几个县里,最大的劫匪头子,他们的老窝就在彰水县。现在那新县令这么动作,岂不是帮了劫匪的忙?哎!”
郑况听到这里,心格登一下,转眼他哈哈一笑,道:“这应该不至于。”只是他的心里,却在想道:我怎么觉得阿姒这番话很重要?
一直到入了醉仙楼,与众伙伴说笑玩乐,郑况还在想着这件事。刚把姬姒送回,郑况便匆匆来到了他父亲的书房。
来到郑父身侧,郑况行了一礼,低声禀道:“父亲,孩儿今日听了阿姒一番话后,隐隐有所得,特来禀报父亲。”
郑父对这个能干的儿子还是挺上心的,他转过身,微笑说道:“哦?她说了什么话?”
郑况说道:“阿姒说,她前几天在荆州城时,听闲人说起,附近几个县的劫匪老窝是在彰水县。”
哪知,郑况的声音一落,郑父便腾地站了起来。
看到父亲兴奋得脸都发红的样子,郑况一怔,连忙问道:“父亲想起什么来了?”
郑父在书房中踱出几步后,转向郑况沉声说道:“彰水县令的事,为父也听人说过。不过,石县令此番前来彰水,做的可不止是加税赋。他还同时带了一千私兵,据说,早在半个月前,彰水县的劫匪便被一扫而清,连那些在村里为非作歹的浪荡子也通通躲起来了。”
郑况寻思了一会,突然双眼大亮,他抬起头,激动地朝着郑父说道:“父亲,这岂不是说,如果我们运气好,也许能无险无阻地掏了劫匪的老窝?”
郑氏的发家,本来就得自意外之财。对于郑父来说,十三年前,他掏了姬氏的宝窟,进而一夜暴富。回过头来从指缝里漏个一金半金给姬氏父女,便博了个仁善知恩的美名的滋味,实在太美太让人难忘,让他念念不忘到现在。因此,郑况那句“掏了老窝”的话一出,郑父激动得连鼻翼都一张一合了。
就在这时,郑况皱起了眉头,连连摇头,“不对不对。这么大一件事,连那些闲人都知道了,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