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4 / 6)
人世间颠沛流离,孤独终老?如果是真的,那老天真是残酷。
她熬住了。虽然,丈夫故去,亲人离散;虽然,国破山河破,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她毕竟是熬住了。而且,任是自身这样潦倒,仍念念不忘国恨。别人元宵佳节赏灯时,她一面怀念追忆昔日的风光,一面又不由得因这末世里的繁华而大起悲意。因这浮华实在是人们沉溺不醒的明证。她写下《永遇乐·元宵》。一个女子,静夜沉吟,忧国忧民之思比男子还深切三分。
原来,是为了看她会不会被尘世的惊涛骇浪湮灭,家破人亡的哀痛会不会将她摧毁;浮生浮世,她最后会不会拔节而出。毕竟上下千年的岁月,这样出色的女文人,除了易安,再没有第二个了。
英雄美人,原也是想着迎合时代的,只是迎合不上,必要饱经忧患。
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才可以看到最后的风清月朗,花好月圆。
无论你在哪里,待走完沧桑人世,我们终会相聚。浮花浪蕊的人生,哪那么容易就断了呢?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北宋的林君复为梅所动,一生未娶,以“梅妻鹤子”自诩。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四个字清绝出世,艳冠古今,咏梅的,无人出其右。王十朋更赞道:“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却有一个女子,爱梅不在林逋之下,清绝也不在他之下。她出身于福建的莆田,入大明宫后,在宫前遍植梅花,建赏梅亭,作梅花赋,爱得痴绝。她的男人称她为梅妃、“梅精”
;也曾三千宠爱在一身,也曾在宫宴上舞做凌波,有人乘醉踩了她的绣鞋,便恼了,拂袖而去。
清冷疏淡的人儿,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像这梅,春风初度,万花献媚的时候,她不理,冬风萧瑟,蓦然回首,她或许已在墙角候君多时了。
她整个人,正是白梅如雪,不染尘埃。可惜清幽的梅,似乎从根本上不属于繁盛的大明宫。她是被命运带进来的旁观冷眼人。杨玉环进宫,她渐渐失宠,迁居上阳宫。沉香亭的梅花改成了牡丹,一篇《楼东赋》,改变不了爱情偏离的轨迹。
他恻然了一下,恻然而已!爱情是霸道的,独一无二的爱。他不能,也没有能力同时爱着两个女人,只能送去一斛珍珠。
君王也一样,一样遭遇了爱情。面对真正的爱情,不能够三心二意。
可惜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