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七九章 大不敬(1 / 4)
原来商毅离开南京之后,南京城内的秩序和运转一直都很好,内阁成员都在尽心尽责的操持着国政,后宫由林凤舞主持,也十分安宁。
而帝国的另一个重要机构!!国会,也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操持之下,也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各地的议员都己经选拔出来,赶到了南京汇集,正在进行最后的陪训,让他们知道国会的制度、秩序,怎样行使议员的权力等等。
当然按中国的规矩,国会成立,必须要有一篇宣言誓文一类的东西,以证明国会成立的必要性,而这个任务自然也落到了黄宗羲的头上,黄宗羲当然不会推辞,因此也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其中开篇写道: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然今之中国,其意不在此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公其非是出于国会,而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国会,为设国会之意始备也。
这一段话中,有不少是商毅比较熟悉的句子,都是出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里面,后面还有不少,如黄宗羲在说明议员的责任时,也写道:故我之出仕议员,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也是出于《明夷待访录》里面。
在另一时空里,虽然《明夷待访录》书成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初,离现在还有十余年的时间,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在这个时候,也基本成型,大致的原稿都己写出来了,不过和另一时空相比,本时空的黄宗羲一来是公务事情大量増加,写书做学问的时间减少了许多,《明夷待访录》的进度也慢得多;另一方面,由于商毅的大力推崇,欧州的人文、自由、理性、民主等思想都大量传入了中国,也对黄宗羲起了不小的影响,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吸收,当然也影响到《明夷待访录》的成书,因此现在只完成了四五篇手稿,只是在一些朋友之间传阅,并没有公开,而这次为国会写宣言,黄宗羲也引用了不少手槁里的原文。
写成之后,黄宗羲也交给内阁过目,王夫之、李岩等人对这篇《国会宣言》也极为赞赏,因为他们经常和商毅交流讨论国会的事情,非常理解商毅一定要成立国会的用意,认为这篇《国会宣言》非常明确而完全表达了成立国会的目地,因此也在政府内部传阅。
但就是这一传阅,出了大问题,因为现在帝国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