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八八章 帝国体制(二)——司法(3 / 4)
决定了,国会本身只能有立法权,而不能有执法权,一但执法权被内阁掌握,国会将很难与内阁相抗衡,因为从理论上说,内阁可以非常容易的利用司法机构,将不听话的议员一一清除掉,因此只真确立三权分立,把执法权从内阁分离出来,形成三方互相的权力制约,才是对国会最有利的。
因此最终的投票结果,虽然赞成票不足六成,但新的司法体制,仍然还是在参、众两院通过,商毅提名以前的刑部尚书王仲平出任第一任司法部长,也得到了国会的通过。
而商毅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司法体制得到了通过,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司法机构比较彻底的与行政机构分离开,在法制建设上的一个大进步,同时也标志着三权分立的国家结构终于完全建立了起来,可以说近代的国家制度,己经在中国初步确立,而中国终于跨过了这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彻底走上了一条正确的轨道。
当然历史的发展并非是直线前进,也许在自己之后,中国还会发生反复,甚致出现倒退回封建专制的时代,但历史的发展进程是谁也挡不住的,这扇门巳经被商毅推开了,这条道路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相信就算有人还想再把中国拉回到以前的道路,最多也只能得呈一时,不可能阻挡得了历史的大势。
不过这并不表示商毅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心的做自己的太平天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利用自已手上现有的权力和影响力,尽力的巩固和完善现有的体制,尽可能的避免走上回头路去,因此下一步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制定中华帝国的法律标准,既《中华宪法》,以法律的形式,将现有的国家体制确定下来,确保中国在正确的道路上一直前进。
《宪法》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的条例集合,而是确定国家制度,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行为,民众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总则,是国家的最高纲领,因此只有确实了《宪法》之后,才能算是彻底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当然现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宪法》的意义,但一般在新朝建立之后,修定新朝的法律以取代旧律,是历代的惯列,只是以前都称“律”或“例律”,不过众人也习惯了商毅发明一些新的名词,现在叫《宪法》,反正就是换了个名字,因此商毅提出制定《宪法》的提案,也立刻就得到了国会的通过。
于是商毅也马上下旨,成立《宪法》制定工作委员会,由商毅直接领导,由国会、内阁、司法三方面的最高官员出任委员会常协,付责领头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