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飞天篇 第二九四章 出航印度(下)(3 / 4)
赶到了亚州。
虽然这支援军的人数和战船并不算多,但还是让现任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约翰马特索科尔(Joan Maetsuijeker中国史料译为没碎格或马绥克)高兴得眉飞色舞,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的兵力一共还不到三千人,而且还要分布在整个爪哇群岛上,留守巴达维亚的军队还不足一千人。
当然荷兰并非势单力孤,因为他们在爪哇地区己经经营了三十余年,虽然是实行的殖民统制,但也不可能是一味的高压手段,对于一些己经顺从于东印度公司的土著部落国家,也釆取了一些怀柔手段,由其是和土著部落国家的酋长,或是上层贵族建立起一定的近密关系,并且釆用恩威兼施,拉陇一批土著部落打击另一批土著部落的策略,也得一些土著部落国家的支持,当然荷国传教士在其中也发挥了量大的作用。
在中荷恶交之后,荷兰殖民者和传教士也尽力的在这些土著部落国家中宣扬中国帝国的危险,号招各士着部落国家联和起来,抵抗中国的侵略,也就是这个时空里著名的中国威胁论的开始。
而在得到了这支持军之后,约翰马特索科尔也不禁胆气粗壮了不少,因为这支持军的到来实在太重要了,不仅仅可以増加荷兰的实力,更新武器,而且还可以选出一批土著,加入荷兰军队,因此马特索科尔一面加强在爪哇地区的守卫,和当地的土著部落国家签定同盟协议,共同抵抗中国的军队,一面也组织舰队,向吕宋发动进攻,试图对中国施加压力,打通和亚州,主要是日本的贸易航线。
因为中荷交恶之后,荷兰一直都是通过日本获得中国的商品,但自从在1650年,荷兰封锁了马六甲海峡,对来往商船收过港税之后,中国也封杀了荷兰商船到日本的贸易航线,并不许荷兰商船停靠吕宋,现在的荷兰想得到中国的商品,只能靠从其他国家的商船那里购买,结果荷兰因然可以向过往马六甲海峡的商船收税,但各商船也反过将卖荷兰的货物提高价格,从这里把损失补回来,同时各国商船也在寻找新的航线,不经马六曱海峡通过,最终荷兰东印度公司仍然没占到什么便易,因此现在荷兰也急需要重新打通和日本的贸易航线。
但在吕宋驻守的李华梅舰队也不是好惹的,荷兰战舰敢来进攻,自然也不客气,于是双方在十一月,十二月在吕宋附近的海面上进续进行了三次海战,每次双方出动参战的战船数量,都超过了十五艘,结果三场激战下来,双方互有损失,被对手击沉的战船都超过了十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