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1) (6)(14 / 23)
驱散锁魂光外裹着的那些物质,重新恢复单纯的锁魂光,好随着粒子风前行。吸纳物质倒还容易,再散去可就难了,陆压现在毫无可借用的力量,只能依靠自己。
他把锁魂光蜷缩成炼妖壶式的结构,把大颗粒的物质分解成自己需要的能量,再把这些能量向后喷去,推动自己前进,速度太慢了,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慢慢化解。
漫漫行程中,时间变的全无意义,没有参照,陆压完全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多少月,只能在附近粒子的不停跃动中感受到时间的存在。百无聊赖之中,他盯着自己喷出的一股股的能量,只有这些能量才说明他尚有活力。
然而,这一点点的活力也在渐渐麻木,时间、空间就像两块大磨石,可以将世间的一切碾成虚无。当陆压的意识渐渐麻木的时候,突然一个问题跃入他的脑海:能量是什么?
此刻,包在锁魂光外边的物质所剩无几,几乎快要恢复到最初的状态。陆压找到一个自己尚无答案的问题,欣喜若狂,不顾一切的开始探究。他把意识沉入体内,熟悉的景象出现在眼前:一团团物质迅速分解,化作一团模模糊糊的东西,然后向后喷去。
陆压看着这景象,突然意识到:锁魂光还是太大了,根本不够探究能量本质的资格!要不要散去锁魂光?这个念头甫一出现,把陆压自己吓了一跳,这不是找死吗?没有锁魂光的承载和保护,空间中的粒子流会在顷刻间把自己打的魂飞魄散!
自己和能量本质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障碍,这个障碍叫做“尺度”。
探询本质不得,只能退而求其次。陆压竭尽所能的细致观察,他发现,那些粒子之间,或者可以察觉的能量和粒子之间发生作用的时候,并没有接触在一起,也就是说,也一层更微小的物质在传导,想到这里,陆压意识到,自己从前一直忽略了一个大问题!
假设有一种物质,它是最微小的,它是宇宙的基础,也是传导一切的基本载体,姑且把这种物质叫做“空间点”,那么空间点之间有没有空隙?如果没有空隙,那么它们是致密紧挨的,也就意味着整个宇宙的密度实际上是均匀的!则问题出现:不同性质的物质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物质密度的不同?进而出现种种的天体?
相反,如果说空间点之间有空隙,而且这种空隙可能大小不一,这倒是可以解释物质性质的不同,但问题同样存在:震动、波动的传导到底是什么来完成的,难道,力量可以通过一片真正的虚无而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