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1) (9)(9 / 23)
宏观密度A,必须进行“同时针循环走位”,而第二种走位方式中,总有一点是静止的,速度最高仅可以达到三分之二A。
推而广之,四个空间点时如何?五个呢?更多呢?在一条线上怎样循环?一个面内怎样循环?一个立方体的形状下怎样循环?四维呢?五维呢?在那各种各样的结构中,空间点怎样循环走位,才能达到这个结构下的最大速度?
总而言之,陆压的目的,就是找到各种结构下,空间点循环最快的方式,这决定了他可以吸纳和控制多少物质和能量。贝斯科找出了在能量刺激下,空间变化的一些基础规则,而陆压就是利用这些已知的变化规则,去探索怎样最高效的利用空间!
当然,陆压现在修为有限,他的能力还远远不能对空间点进行真正的微观控制,只能在珀尔人所说的亿分之一夸克这个量级上进行控制,但即使这样,他能够容纳的物质和能量也大大增加,而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儿,现在陆压的意识中,物质、能量这两个概念已经淡化,代之以“空间控制力”这个概念,而所谓维向,就是空间点走位时可以通过的路径。
“空间控制力”越强,就代表着能够在越微观的层面上控制空间点,从而快速改变空间点走位的路径和速度,而空间点走位的路径、速度一改变,物质、能量的性状就会随之改变。
按陆压的推测,“空间控制力”达到最强的时候,可以直接对空间点进行强有力的控制,那么,就可以让静止的空间点立即高速循环走位,从虚空中激发能量,凭空创造出物质,也可以瞬间让高速走位的空间点归于平静,让物质、能量化为虚无,现露出宇宙的真实面孔,那永远是1的真实密度。
翻手之间,沉寂虚空中亿万星系凭空生成,覆手之下,宇宙万物化作虚空,这,才是“神”的威力!
整整一颗恒星的物质被吸聚在陆压的本体内,空间点循环极为剧烈,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终于彻底脱离了陆压的控制。陆压虽然明白其中道理,但却无力按那道理改变任何东西。
陆压已然无力再喷出物质,只感到所有的一切向他体内最深处聚去,然而却无法真正汇集。他知道,因为过大的压力和错综复杂的各种循环,本体中心点那个位置被各种力量推挤,没有任何空间点可以在那个位置稍作停留,但在一个时间截面下,那个位置却必须有一点进驻,于是,这一点,无可再分的最细微的一点,却成为最牢固的一把锁!
在这个中心点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