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个人支撑一个研究(8 / 11)
人力物力投入,随着研究工程地复杂程度,成几何数字上升。
为了一个研究工程的顺利研究,索要投建的配套设施、工厂,数以千计!
这也就是许多小国,虽然在某些方面能取得非常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在整体而言,却远远落后于研发大国的原因。
但同样的问题,在萧强的异能支持下,却能得到圆满地解决。
一台直径一米,长两米多的组合式发动机,充其量所需的特种材料也就三个立方。
哪怕整个九米长的验证机,全部用无法从市场购买的特种材料制造,所需提供的各种材料,对萧强来说。也就是几十天的工夫而已。
可要是交由普通地研发单位来做,为了这几吨的材料,就要新建几十个工厂,解决不计其数的技术难题。
更恐怖的是,这里有许多工厂,只是一次性产品。等到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出来,很多工厂将关闭转产,或者就完全失去价值。
这中间的差距,何止以道里计!
这个世界上。也只有萧强,才能独自一人,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并伴随始终。直到最后研究成功,产品定型,他才需要转过头来,建立最终的生产配套工厂。
比起正常的项目研究,他只需要花费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的投入,就能完成一个庞大地研究计划。
如果硬要将乌托邦计划所投入的各种设备、研究人员的付出等等,全部折算成金钱,光是到目前为止,萧强的累计投入,已经达到了上千亿美元!
但他实际的投入,才仅仅七十多亿美元而已!
这又是世界上,哪一个人、哪一个研发团体可以做到的?
听到萧强大包大揽。将材料问题揽到自己身上,汪工虽然满腹狐疑,但还是坐了下来。
空天飞机设备小组的研究员们讨论了一阵。负责人委婉地说道:“萧总,那我们所需要的飞机内部仪器设备……”
“你们拟个单子,我会交给公司制造。质量你们放心,绝对是航天级别,只会比它高。不会比它低。”萧强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电子元件萧强地信心更足。
不敢说所有的元器件都达到极品的质量,但寰宇公司尽全力,每个元器件生产出一个极品来。还是办得到的。而只要有一个超品质的元器件,就等于所有的元器件,都能达到同一品质,这是毋庸置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