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 部分(2 / 6)
书记沉着脸说:“在各大队有什么不大好?什么意思?应该自食其果嘛。”
小黑于招手让大伙凑近点儿,透露了一个不可外传的消息,说有一个女知青一个人住一间屋以后,就勾引了一个公社干部陪她过夜。这是不是不太好?出了问题谁负责?最后,小黑子的一句话擂到了每个人的心窝里,“看好吧,这个丫头可是分到你们这里来了!”
小黑子走了。凭大家伙怎么掰也掰不开他的嘴。他死活不肯说出那丫头的名字,因为这关系到某位公社干部的名誉。
书记挥手制止了长吁短叹,请各位想想办法。
还是人聪明,人多智慧多。不一会儿,办法就拿出来了。首先肯定一点:这次是哪一个小队也不肯接受的,得让知青们单独生活才行。
在大队土地的边缘,靠近汉沙公路的那块儿,不是有一片尽是水塘洼洼(人们叫它婶婶湖),长满了野草和杂树的柴湖林于吗?手扶拖拉机辛苦一下,不是可以开出几块地吗?虽说那儿远离大队的人家湾子,但离汉沙公路近,知青们是非常乐意这一点的。快吧,赶快调动劳力在那儿盖栋房子,让知青们一来便住进去。于是,紧接着出现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得派一个贫下中农当他们的队长呀。人们又开动了脑筋。
“铁柱子。”
“不行。太年轻了,里面有个骚丫头呢。”
“朱良有。”
“不行。老实巴交的,压不住槽。得要有文化、见过世面的。”
“……不行。”
“……不行。”
书记一直在瞟着民兵连长朱仲贤,看人们都不中要害,启发说:“依我看,可以派一个有魄力的党员干部嘛。”
“我去吧。”朱仲贤站了起来,保持着部队的作风:挺得笔直,表情严肃,语气果断。他身子骨高大健壮,眼睛凹在眉骨后,闪着冷峻严厉的光,看上去四十多岁。大概是黑森森的连腮胡子遮住了他三十五岁的实际年龄。
“好!”众人喝彩,卸下了千斤重负。
老保管骄傲地命令儿子:“狠狠教育那些个偷梨贼!树歪要别,人歪要整!”
民兵连长漠然一笑:好个差事!这就是平日管得宽。过于认真的结果。这么一来,今后大队的任何计划、调拨等等就无法多过问了。既然你书记让我抓一手刺,好!那就正好让你看看。民兵连长拿过了名单。上面写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