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部分(6 / 7)
走姑母之后我们商量暂不惊动巴音。然后找一个适当的理由再和她说,主要是我们担心“郭富城”之类的真格报复我姑母。有一张晚报说:一个小青年为两角八分钱杀了一个人。这可不是幽默,住宅小区贴出的一张张中级法院的死刑判决布告就证明这是事实:大多数罪犯杀人的原因简单得让群众理解不了。
我们在小路上一圈又一圈地转悠,电不来我们热得不敢进屋。无奈的感觉从停电这个问题上生发出来紧缠着我们以致于我们对一切都感到无可奈何,活得窝囊。
我多么想像孩子这样无视停电而欣悦地摇一把假扇子,在野草夹道的小路上撤蹄乱跑。
至于巴音,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我们没有精力去管她到底是不是姑母所说的小流氓。在某一天,给她多几倍的工钱,请小姐她走自己的路吧。
可是,还有什么使我惶惑不安呢?
在我附近,在我周围有什么东西不对劲。这种不对劲的东西使我惶惑不安。可是,什么东西不对劲?我搜索枯肠,想不出来。
10
巴音准点来上班,很坦然。穿着她肥大的文化衫,挎着微型收录机,耳朵里塞着耳机,用莽撞的大声音和我讲话。洗菜淘米的时候她守在水池边,谨防自来水再次泛滥。
我也坦然,我丈夫若是遇上她还没下班,也很坦然。
大家彼此坦然了几天之后,我给巴音看了一份请束。
一家出版社请我们全家去某海滨避暑。
巴音说:大好了,祝你们玩得愉快。我在这里替你们看家。
我说:我们这种清贫的家没什么值得看守。你这就要放暑假了,也出去痛痛快快玩一玩吧。
巴音开始领会我讲话的精神实质。
我说:其实原来我们只打算在搬家最初请个帮手。你帮了我们这么长时间,大家都相处得愉快,我们非常感谢你。
我放了一个信封在桌子上,说:这是为了表示我们的感谢给你的一点小意思,千万请收下。
巴音推开信封,用牙咬住了嘴唇。她望着我,眼眶一点点地潮红起来。
我说:巴音你别这样,人和人之间总是有聚就有散的。
巴音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腰挺得直直的。她眼皮一合,一串泪珠骨碌碌滚落下来,接着又是一串。睁开眼睛,活生生又是一串。
我陪笑脸,除此别无它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