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生活格局(1 / 5)
小峰和小山在山阳酒楼的厨房里跟随曾大树学习了一个月之后,两人终于在厨艺上学有所成,手艺大为精进。不管是做荤菜还是做素菜,他们俩都能够应付得来了,而且,虽然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但是他们俩在做菜上各有特色,做出来的菜个性十分鲜明,一点也不雷同。对他们俩的厨艺,曾大树终于毫不吝啬地又非常客观地评价道:“不错,可以做厨子了!不过,如果再熟练一些的话,就更好了!呵呵……”
小峰和小山笑着点点头,心里乐不可支,两人齐声笑着说道:“谢谢爹!嘿嘿……”
曾大树笑着鼓励道:“你们俩继续好好干!别偷懒,偷懒可就做不好了。”
“嗯,我们会积极、勤勉的,绝不会偷懒!”小峰和小山挺起胸膛,一起坚定地说道,然后小山又补充说道:“爹,你放心!”
“嗯,爹对你们很放心。呵呵……”曾大树乐得开怀大笑,满心里都是欣慰和骄傲。曾大树也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了的俗人,看着自己的儿子们生活有了盼头、看着他们如此的聪明伶俐,曾大树这个当爹的怎么能不高兴和自豪呢?有几个俗人爹是真的为了自己而活的呢?俗人爹的满心希望还不都是寄托在后辈们的身上吗?
这时恰逢十一月中旬,农人们即将迎来一年之中农事活动最清闲的时候。农人家里的嫁娶之事多半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进行,于是,又到了置办酒席的风靡时节。酒席是厨子的舞台,成亲酒席正是厨子们大展厨艺的好地方,可以说,小峰和小山这两个新厨子迎来了他们展示厨艺的好时机。而且,他们俩还有一个好资本,那就是他们有曾大树这个把好厨名播撒在附近好几个村庄里的厨子爹!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可千万不能小看了父辈的成就在对子辈的行事和与人交往时的便利性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一般而言,人们都喜欢讲究渊源,父辈在外人中形成的好口碑,对子辈们来说,这就是良好的渊源,良好的渊源是子辈们在社会上行走的一个便利条件。
同样作为便利条件的是,他们家还开着一个顾客颇多的杂货铺,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用来打广告的话,既方便省事、不着痕迹,又效果显著、范围广泛。一般,只要不是时间特别紧迫的话,来巧巧家杂货铺里买东西的顾客们都喜欢和赵杏花闲谈几句,这也是村人间的普遍习惯,大家见面后,一起说说话,拉拉家常,并非为了拉近关系而刻意如此,也不是因为村人们多嘴多舌、喜欢说话,而只是出于村邻间的友好和淳朴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