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部分(6 / 6)
捞偏门。这哪叫混社会啊!”
“甭管人家是干嘛,你不得不承认,现在留在咱们这里的混子的质量都下降了,对不?你再从年轻人中发掘出个李老棍子来?不可能了。红兵,要是你年轻20岁,你也未必会老老实实的留在这里,对不?”
“……”赵红兵没说话。
“你看看,最近这些年新冒出哪个社会大哥了?现在在社会上玩儿的出去的,还是前些年那帮人。所以说吧,别生气,你得接受现实,现在的孩子都是二龙和晓虎那样,他俩真不错了。”
“别墨迹了,你快给他俩发短信啊!!”
“这就发,哎,对了,晓波还真不错,有几分当年你的风范。无论是打架的劲头儿还是谈事儿的能力。但是吧,他被你和他爹管的太死了,否则他倒也许能混的出来。”
“别扯淡,发你的短信。”
“……”
“今天晚上我不去了,顺便跟冯检说说晓波工作的事儿,晓波现在在“电大”也毕业了,总得找个正经八本的工作。要么他也要往外跑了。”
“他能干啥?”
“勤杂,开车,干啥不行啊,那么大个活人还没点用处啊!你问问冯检吧。”
“你干脆让他来咱们公司呗!”
“扯淡,能让他来咱们公司吗?”
赵晓波初中都没毕业,然后再也没读过书,家里先给他买了个“技校”的文凭,然后又给他报名上了我市的“电视大学”,在“电大”读书期间,赵晓波肯定是一天课也没上过,只是每年考试的时候,去“考”一下。
混到了21、2岁,电大也“毕业”了,然后再在期间找人代考考个“成人高考”,二狗还没大学毕业时,人家赵晓波已经是本科毕业了。
到赵晓波“本科毕业”时,就该花钱给赵晓波找工作了。
赵晓波的“职场之路”,也是我市那些家里有门路的孩子的典型职场之路。农村的大学生即使想回到我市也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因为,好的工作机会都被赵晓波这样“本科毕业”的堵死了,那些农村大学生如回到我市,也就是能在中学当当老师。就这样,谁还愿意回去?
“我估计进检察院这样的单位,起码得15万,没15万根本进不了。”
“该花钱就得花呗。”
“进去以后一个月800块,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