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部分(4 / 7)
。他们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政务,顶多看谁不顺眼,抓到把柄弹劾一番。正月不回家,留在衙门里能做什么?大眼瞪小眼,数墙缝吗?
奈何官文已至,并有抄录天子口谕,加盖内阁印章。两京官员再不情愿,也得回衙门枯坐,在值房里叹气。
想到今上,愈发无奈。
天子是打定主意,一心复兴圣祖高皇帝之法?
长此以往,日子可怎么过。
越想越是郁闷,不能说天子不对,怒火只能喷向神京官员。
你不好过,就要拉上旁人?
XXX的!
别让老子抓住把柄,否则一月一封奏疏,不参到你回家种田,绝不罢休!
不提朝中官员如何,神京城内,熙来攘往,比正德元年更加热闹。
街头巷尾,爆竹声声。
空气中,飘散着节日的味道。
穿着新袄的童子,三五成群,头上戴着闹嚷嚷,手里攥着两三铜板,寻到正月里做生意的小贩,买一支糖葫芦,一张肉饼,或两个白胖的包子,都能高兴整日。
欢乐的气氛渲染,东城长街两侧,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元月十五刚过不久,灯市散去,许多制灯的商人依旧留在京中,借着喜庆,兜售精巧的琉璃灯,走马灯以及五颜六色的奇巧玩意。
彩灯多为大户人家买去,挂在室内,也能照亮玩赏。
边角料制成的生肖、木簪、头饰,多为寻常妇人孩童买走。赚不了大钱,也能得三五个铜板。
有心提价,奈何摊位一摆就是三五个,又非金银铜料,独卖个奇巧,能回本已是意外之喜。贪心太过,怕是一样都卖不出去。
朱厚照“养病”期间,带着几个伴当,两次偷溜出宫。彩灯太大,目标明显,委实带不回,小样的物件倒是没少买。
凑齐十二生肖,几支琉璃簪,送去坤宁宫。
买到三座木料雕刻的小灯,几只香木雕的镯子,亲自送到两宫,言是他和皇后的孝敬。
两宫甚喜,非但没有追究天子私自出宫,张太后还令人开私库,抬出两只箱子,一只送到乾清宫,一只送到坤宁宫,当是为儿子媳妇的一片孝心。
一时间,内宫气氛分外和谐。等到小皇子小公主降生,必当更加和睦。
至于长春、万春两宫的美人,暂时被选择性遗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