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准备手术(3 / 4)
点,对于老百姓来说的话。
毕竟在华夏的话,它的设施和药物都是纯进口,相对来说,价位肯定比国产的要高。
“没事儿,我应该猜到的。”孟芷菱大方一笑,完全不在乎对方什么身份。
“会议室请,我的同行同事们都在等着呢,这是这一次会诊的记录,还有病人的详细情况,您先看一下!”史密斯从秘书手里接过一摞资料,然后交到孟芷菱的手中。
来到会议室,有七八个同行已经在等候,凝重的看着手中的资料,不时的摇摇头,然后又点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人能打扰。
待孟芷菱把手上的资料都看完,史密斯先生便开口说道:“大家停一下,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这就是孟芷菱孟小姐,咱们现在有什么难题可以和她一起探讨!”
史密斯不知道要怎么介绍孟芷菱,毕竟在这么一群“老专家”面前,孟芷菱从外表上看上去,确实有点“资历”太浅的假象。
不过那些专家可能是真的遇到难题了,也或者说他们“不耻下问”。
听到院长这么一说,纷纷把自己的疑惑点说了出来。
孟芷菱收集了一下,结果发现,其实这一次会诊遇到的问题也并不是太严重,而且是普遍很常见的问题。
只是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无法达到百分百治愈而已,风险太大,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现在患者颅内出血,脑肿瘤,且同时还是糖尿病患者是吧?”
孟芷菱皱眉,确认病人目前的情况。
史密斯点点头,一筹莫展,如果这个病人的肿瘤没有做好,他等于在自毁自己的招牌。
毕竟这个病人转了好多个医院,最后才转到他们的医院,且当时自己郑重其事的向他的家人承诺,说一定让病人痊愈,康复。
可是如今,病人的情况根本不允许做大手术,颅内出血才适当的得到控制,十天前打营养针留下的针孔,现在都没好,而且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要是开刀,无疑是加快病人的死亡脚步。
但是要是不及时开刀拿出肿瘤,肿瘤到时候压迫着脑神经,也容易引起颅内第二次出血,也是有非常大非常大的死亡几率。
这个不算特殊的案例,怎么看都觉得是束手无策。
“病人在输液吗?”孟芷菱转头问道。
“在!”史密斯点头,这个病人一直是自己在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