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8 / 12)
答明面上的问题:“府上自是极好的,要不然母亲也不会一住就是这好几年。”
“既是好的,那就长长久久的住下去呗。”王熙凤向着薛宝钗眨了眨眼睛,有心提点道,“你呀,有颗玲珑心自是好的,可也别寻错了门路。别看这荣国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儿,如今都要过我的手,可这些却并不包括嫁娶。太太那儿,你自是用不着担心,倒是老太太那儿……多走动走动,总没害处。”
薛宝钗面露踟蹰之色,其实,王熙凤的意思她何尝不明白?可明白是一回事儿,真正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事实上,直到今时今日,薛宝钗依然想不通,为何在最初瞧见的那慈眉善目的贾老太太,过后却对她不冷不热的。倘若真的是挑刺寻麻烦,那倒是无妨了。可偏生,贾母对她一副疏离的模样,她去请安,贾母只说不劳烦。遇到府中要办宴请,却每次都一准将她忘在脑后。虽说她也可以去求王夫人带着她,可一次两次的无妨,次数多了,却是太过于刻意了。按着他原先的想法,应当是先混个脸熟,然后时不时的同荣国府的姐姐妹妹们玩在一块儿,等真正熟稔起来了,纵是一时半会儿的不露脸,也依旧会有人惦记着她。
“凤姐姐,不瞒您说,我瞧着府上的老太太似乎对我有些偏见。”薛宝钗迟疑再三,终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有些话,她并不能同身边的丫鬟说,甚至连亲生母亲都没法说。至于那看着和善实则城府颇深的王夫人,薛宝钗却是绝对不会对其掏心掏肺的。可那些话一直憋在心中,却也真的不好受。偏巧,王熙凤提起了这茬,薛宝钗思来想去,最终却是道出了始终埋藏于心中的狐疑。
“妹妹可是不懂为何老太太不大乐意你过去请安?”
薛宝钗面露难色,似是不知晓究竟应该如何启齿。其实,贾母何尝仅仅是不乐意让她去请安?她还记得,去年有段时间里,贾母一见到她,就瞬间拉下脸来,偏每次都不等她开口询问,又强撑出笑脸来,说甚么身子骨不适,或是还有要事儿,话里话外都是在赶她走。甚至有时候,薛宝钗都疑心,若非轰走客人不礼貌,贾母都打算让他们一家子离开了。至少,薛宝钗清清楚楚的记得,有一次贾母状似无心的问起他们薛家在京里的宅子。
每次一想到这些事儿,薛宝钗就满嘴的苦涩。她自认样样出挑,唯一会招人诟病的,也就是商户这个出身了。可薛家并不是一般般的商户,薛父在世时,乃是紫薇舍人薛公,领内务府帑银,户部挂名的皇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