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120章(7 / 10)
“赦儿,你到底是何意?”到了这会儿,贾母若猜不透贾赦的想法,她算是白活了这把年岁,当下冷着脸道,“你可是又想要银钱了?这回,竟是盯上公中了不成?你要明白,这荣国府迟早有一天是你的,何苦这会儿就死盯着家业不放?”
贾赦笑了一声,却半响才开口道:“母亲,咱们先不提欠银一事,左右户部也没催讨,咱们家也无需上赶着凑上去还钱。倒是还有其他的事儿,儿子想同母亲好生说道说道。”
这一次,贾赦没等贾母再度开口,便将这几日来查到消息,竹筒倒豆一般的,尽数说了出来。
说起来也多亏了王熙凤的提醒,要不然贾赦也不会留心到荣国府早已成了一个空壳子。事实上,荣国府的进项还是挺多的,不说金陵的祖产,单说这京里头,庄子、铺子就有不少,每年的进项至少都在一万两往上。可惜,等贾赦仔细一查,却愕然的发现,就算进项再多,荣国府也无半分结余。
管春秋两季租子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管京里铺子收益的则是贾母的陪房赖大。这两项本该是最大且最稳定的进项,可前者每每入账的收成都要比京里同等庄子少了不止两三成,后者则更厉害,往往是四五个旺铺子都不如贾赦自个儿手头一个体己铺子的收益。
这里头要是没问题,贾赦都敢把自己的头拧下来!
除此之外,府中的人情往来也很有问题。当然,王夫人的手段是好的,历年来送往各府的节礼、年礼也都是挑不出错来。这里的有问题指的是,往来。
所谓人情往来,那当然是有“往”也有“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除非是给予上峰的,不然对方铁定也会还一份相差无几的礼。至于祝寿、贺喜之类的,别人家有,他们荣国府也有,哪怕其中有着细微的差异,总的来说,也应当是平的。
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但凡送予别人家的礼,皆是从公中库房出的。然而对方的回礼,却皆被二房从中截了去。
理由简直五花八门,让人瞠目结舌。
譬如王家,那是王夫人的娘家,所以年礼尽归于王夫人。李祭酒家,是李纨的娘家,可李纨尚不曾当家年岁又小,所以年礼仍是归于王夫人保管。还有史家,因着贾母年岁已高诸事不理,因而还是由王夫人收着。至于像贾政的同窗、同僚、好友、门人等等,总之出去的,都是从公中走,回来的皆进了二房的兜里。
这还不算,贾赦也是细查之后才愕然发现,原来府上年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