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2 / 7)
母子俩商议得倒是容易,可等王夫人归来后,才知晓让其去诵经礼佛是多么得不靠谱。原因无他,王夫人都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还能作甚?当下,贾政在询问了贾母之后,果断的改变了先前的主意,先命大夫为王夫人诊治,待伤好之后再行教导。
王夫人是幸运的,至少她保住了性命。同时,她又是不幸的,很明显贾母和贾政皆是存了好生教训她的念头。贾政也罢,他并不会私底下动甚么手脚,可贾母却是难说了,哪怕贾母已然瘫痪,她也有的是法子让王夫人得到应有教训,好报复先前王夫人对她的不敬。
过了三两日,王夫人慢慢转危为安,可没等好生养伤,当今的口谕就到了。
随着这两道口谕的到来,荣国府真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而最为欢喜之人莫过于李纨了,一听说贾兰不单被免去了容貌有碍的不敬之罪,更兼得了国子监监生名额,李纨当下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久久不曾起身。那一刻,她仿佛想了很多,却又似乎甚么都没有想,一旁的素云也不由的落了泪,对于李纨对于跟随李纨的丫鬟婆子们来说,真的是贾兰好旁人才能好。
相较于李纨的欢喜,荣国府其他人的心思,却颇有些五味杂陈了。
当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奉命来传旨时,贾政接旨后,却是首先感到了为难。头一道口谕确是好事儿,后头一道却有些不尽如人意了。这王夫人因着伤势颇重的缘故,尚且不知晓这其中的内情,贾政却是早已心知肚明了。
薛家早已改了主意,不愿将女儿嫁予宝玉了。
凭良心说,贾政并不满意这门亲事,一来是因为薛家乃是商户人家,二来却是薛宝钗同王夫人太过于亲近。可相较于一团孩子气的史湘云,贾政勉强觉得,薛宝钗还算妥当,至少薛宝钗还会劝着宝玉上进,而史湘云却只会整日里想着如何玩闹,亦或是可劲儿的使着小性子。
矮子里头拔高个,贾政原本都已经勉为其难的打算接受宝玉和宝钗的亲事,可孰料,他进了刑部大牢一遭,出来后才知晓薛家母女俩捅出了多么大的篓子。
瞧不上宝玉;试图通过毁去史湘云闺誉的手段,将之跟宝玉凑作堆;因此事得罪于史家后,又厚着脸皮用银钱将事情抹平;眼见史湘云脱身,又转而将脏水往黛玉身上泼,逼着黛玉硬是将林家万贯家产送予当今,强行脱身;如今更好,当今下了口谕,虽说口谕不比明旨,可无论是荣国府还是薛家,都没有底气抗旨不尊,甚至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