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讲人话(3 / 4)
闹了好几回笑话呢。”
阿克敦沐浴之后一回到大堂,就听到这样一句话,跟着就想起今早上皇上提到的事儿。
“你们都帮我出出主意,如何才能在广东有效的推广官话呢?”
阿克敦为这事儿都愁了一天了,想来想去也不过是建个正音的学院,现在正好集思广益一下。
阿桂和张廷玉的想法差不多,搞一个官话的考试,考不过就不让参加科举。
“百姓们要是都讲广东话,当官的就是学会了官话又有何用?就好比是老爷是满人一样,现在朝廷撤下了翻译官,上朝的时候,在衙门办差的时候,就在家里的时候,还不是要讲汉话,讲满语,那些汉人根本听不懂嘛。咱们满人讲满语的时候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妾身觉得要是想推广官话,那不仅是读书人要学,当地的百姓也要跟着学习才行。”
兆佳氏走的是群众路线。
阿兰也觉得应该从基层走起。
今天下午的时候,阿兰和福惠通过媒介小绿进行了一次正常通话,当时福惠就告知了阿兰他爹给她爹布置的回家作业。
两个人研究了一下史料,知道当时雍正推广官话并没有取得什么实效,虎头蛇尾,最终不了了之。
阿兰和福惠讨论之后,得出了结论,失败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没有理论基础,雍正没有对当地的方言方音进行调查就贸然正音。
其二,是缺乏普及性,雍正他的目的不单纯,推广官话的出发点不对,他看到只是乡音的隔阂给他的统治带来了不便,而没深入分析乡音的隔阂给广大百姓带来的不便。其实作为一名统治者,他想要加强皇权,这点无可厚非,但他若将推广官话单单附属于政治上,那这项措施是缺乏永久性的。
其三,就是乾隆叛逆。乾隆是处处和他爹唱反调,雍正推广官话,乾隆这当儿子的,是发疯似的维护满语,后继无力啊。
阿兰将前两条原因跟她爹详细说明了一下,阿克敦可谓是茅塞顿开。
哎,只能说走仕途的和老百姓的脑回路是不一样的,想问题的方向完全不同。
“阿兰,想要什么奖励?跟阿玛说啊,想要什么阿玛都给你买!”说到这儿,阿克敦停了一下,然后又略带尴尬的补充了一句,“那个,额……最好不要超过五十两银子。”
阿兰……
她心想:阿玛,您的话我根本没有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