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月星转型(1 / 4)
资本即资源,这句话再次得到很好印证。
很快,东欧KGB支持大摩拉维亚的文件被抽调出来,并被复印一份,放置在李辰的案头。
他这才清楚,这件事情是KGB边防军总局弄出来的计划,与两年前在奥地利维也纳的苏俄自由民的事情源出一辙——月星堂挡了边防军的生财之道。
苏俄自由民背后的支持者是黑海舰队,是一位海军副司令员的私利,毕竟是个人,或者说是小团伙,力量还不足以压倒月星堂或者说李氏财团在东欧的力量,但这次不一样,大摩拉维亚背后站着的却是一个庞大的组织。
边防军总局在KGB的架构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们的总部机关不大,在KGB内部的声音也不响亮,但边防军总局领导边防军区、边防部队和哨所,边防军总数却超过二十二万人。对于苏俄这种拥有漫长边界的大国来说,这是现实需求所允许的最低数量。
进入八十年代,经济下滑,苏俄军费大幅度裁剪,尽管国家安全委员会KGB挤出自己一半的经费都给了边防军总局,但依然不足,边防军还是过得很艰辛。
穷则思变,于是,这些边防军的头头们,或明或暗的开始支持盟国境内的一部分地下组织,打通黑道走私的通路,以谋取外快,赚点零花钱。
对此,KGB边防军总局睁一眼闭一眼,在接到他们送来好处时,甚至还会为其提供情报支持和渠道,大开方便之门。
在后世传言“只要有钱,能给客户弄出原子弹和中子弹”,走的就是这条边防军黑市渠道,大量的黑市军械、枪支,包括导弹等等,都通过这些渠道散布到全球各地。
大摩拉维亚黑帮组织就是他们扶植的黑道组织之一,而埃切利跳蚤市场是这个组织手中最好的“出货地”。呵呵,林韦博这个愣头青,根本不清楚这个市场对KGB边防局的重要性,生生抢了过来,这还不招上马蜂窝吗?
“还有这层关系?难怪KGB对他用枪榴弹?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更何况是一帮军人!”吕俊青在李辰说完缘由后,也吸了一口凉气。
“要不……放手吧!弄不好……下一次可就未必是枪榴弹,很有可能是导弹来了”王立本也在旁边摇头,面色冷峻。
这句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KGB干活还很精细,苏俄边防军,呵呵,那可是一帮糙人,能用武力解决的,绝对不愿意动脑筋。别看林韦博昨天晚上砸了摩拉维亚两家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