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盖特的话(3 / 4)
的第一代总导师,他改变了这一团体的性质,向王室、贵族等上层建筑靠拢,并引入大量宗教意识,才得以生存并壮大。”
李辰也看过很多有关共济会的资料,对其内部有过粗略了解。
导师是对内部管理者的尊称,导师分为九个级别,最高领导者为总导师;另外,会员是对外称呼,在内部活动或者会议时,是以学员相称的。欧洲共济会会员体系为三十三级,美国共济会会员体系为十五级。在二战以前,共济会的总部在英国伦敦,但在二战后,共济会总部搬迁到纽约,所以,现在是北美共济会统领只会英国、苏格兰、意大利、法国等地共济会,因此很多优秀会员在加入共济会时,都被直接领导北美总部。
至于先知,是共济会内对杰出前辈的尊称,倒并非真的那种偶像崇拜。
但像盖特所说的这些隐秘,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听的很入神。
“先知安松.塞亚所做的另外一件大贡献,就是携手新教长老派牧师詹姆斯.安德森,规范内部体系规则,也就是导师法则。而另一位先知詹姆斯.安德森还编撰了《传统宪章》,这是共济会最早的团体纲领。”
“《传统宪章》要求我们每个人,追求理性和自身的完善,从而达到自身的圆润自如,成为自己的主宰,进而建设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国度。”
“很显然,这不现实。”盖特摊摊手,表情中有些可惜。
“当然,不能否认,在十八和十九世纪,这一理想很有吸引力。不仅吸引了大批志同道合者加入,还吸纳了同样具有理想色彩的蔷薇十字运动、玫瑰盾牌等组织,有很多人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但是,在进入二十世纪时,这一切都被改变了。”
“为什么?”李辰没想到最初的共济会竟然是“理想国”推进组织,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很简单,”盖特喝了一口咖啡后说道,“共济会建立之初,欧洲还是封建体制,但三百年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已经成熟,组织宗旨已经严重背离现实需求。出问题就太正常不过。”
李辰摸了摸额头,呃,貌似自己为了一个愚蠢的问题,可他还是需要继续问,多了解内幕对他有好处,于是再度开口追问,“现在的共济会呢?”
“理想虽然破灭,但共济会几百年积累的上层资源依旧存在,于是很自然的就卷入资本与资源的纷争中……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在这种资本冲突中,伤筋动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