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父亲心事(4 / 5)
,我听听。”李基的神色中带有些难以置信。
这其中一定有自己所不知道的原因,李辰不得不重视起来。向他详细讲解托马斯.沃森还有卡特爵士介绍自己入会,以及自己本次亲身经历的过程。
李基没说话,侧着头扣着下巴,很显然,他在认真思考这件事。
“十三行的伍秉鉴,你应该很熟悉吧。”半晌之后,他提到一个名字。
太熟悉了,欧洲一战华工纪念馆就是伍家后人在主持,当年的世界首富,十三行中的怡和行的大档头,内陆最早的跨国财团组建者。
“他……有什么问题么?”李辰心中冒出一个想法,连忙改变问话内容。
“他有问题,他是当时内陆共济会第一人。”
李基的语气很肯定,也印证了李辰刚刚冒出的想法。
李家早年经营太平行,和伍家的怡和行一定有着很深的接触,父亲通过祖传下来的记录,知道这一点毫不奇怪,而且伍秉鉴完全有着共济会成员的一切特征。
他强调通商自由——广州口岸的开放与他们十三行的鼎立支持分不开的。他的商行在当时同外商联系最为紧密,可以在东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在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和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
另外,他鉴包庇外商走私鸦片,曾遭到林则徐多次训斥和惩戒,他的行为确实有些奇怪——作为一名大慈善家不可能看不出鸦片危害。
十九世纪上半叶,共济会正处于疯狂扩张阶段,这样一位经济巨子,不可能不落入他们眼中。
“这……并不奇怪啊。”李辰眉头微皱,一时间没明白父亲提到伍秉鉴的用意。
“想想,怡和行最后落在谁的手中?还有伍秉鉴怎么死的!”李基敲敲座椅扶手。
在生命终结之前,伍秉鉴曾经想要移居美国,结果不了了之。伍秉鉴死得有些蹊跷,另外怡和行在他死后,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伍家再也无力回天,被迫将怡和行转让给东印度公司,正式将名号改为“怡和洋行”。
李辰心中越想越惊骇,这其中真的有很多曲折啊,“您是说……?”
李基猜到他想要问什么,摇摇手道,“不清楚,但肯定与共济会有关。你既然加入了共济会,或者说共济会今天性质变了很多,但依旧要小心。东西方的文明冲突中,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