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商业误判(2 / 5)
陆战队在科威特城附近登陆,配合进攻。
在伊拉克军队大规模突然进攻下,科威特军队(共2万余人)猝不及防,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就迅速被伊军突破了边境防线。伊军长驱直入,上午十一时许就攻抵科威特城。
与此同时,伊拉克海军陆战队轻取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并在科威特城海滨登陆,配合主力部队进攻科威特城埃米尔王宫、首相府、国防部、电台、电视台等要害部门。至中午,伊军迅速占领了科威特电台、电视台等,包围了埃米尔王宫,关闭了科威特国际机场,并以一部分兵力继续南下清扫科威特残余抵抗力量。
下午2时30分,伊军攻占了埃米尔王宫,控制了科威特城。
在数小时的王宫保卫战中,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及一些王室成员阵亡。埃米尔国王乘飞机逃到停泊在波斯湾的美国军舰上,后又转移到沙特阿拉伯。萨阿德王储兼首相及大部分阁员也被迫撤到科沙边境地区。
这支伊拉克军队,表现相当强悍!事实上,他们只用了十二个小时,就彻底攻占科威特!
汉唐安保的很多老兵亲眼目睹了这场“传统模式”下最精彩的灭国之战,它被整理成文,与四个月后在同一地区发生的另一场“高科技信息化”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两者的图文资料和分析,在半年多后送递京城,掀起内陆“如何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的巨大争论。内陆从1992年开始,全面革新各兵种装备,开始研究新的战争形态与模式,开始加大军事建设投入的比重,这一结果比原时空提早五年。
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国际油价井喷式上涨。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巴林麦纳麦原油市场价格,上涨了36%。
无论是国际能源巨头埃克森、壳牌、英国石油公司、莫比尔、斯拜科这些能源公司,还是欧美各大基金,以及李氏财团的帝国基金,在这一轮“可预见战争”中收获颇丰。
在八月底,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了178%,到达42美元/桶的历史最高水平,此时,各家采取的对策渐见分歧,石油市场一度混乱起来。
斯拜科能源在麦纳麦的公司驻地位于石油大厦,当李琦下令平仓时,在多哈、利雅得等地负责的操盘手还以为听错了——此时国际舆论对伊拉克是一面倒的谴责,如果伊拉克不执行安理会决议,那么一场牵扯范围更大的“为科威特复国”的战争即将打响,那么石油价格将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