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5 / 11)
这话,要是说出去真的只会徒惹笑料,普天之下谁人不知他泰安帝是个冷心冷面之人。尤其对那些个逆臣贼子,他从来不手软,却偏生对某些人束手束脚。
“挺好的,若真能做到心狠手辣,怕只怕到了晚年还会于心不安呢。”贾赦无所谓的摊了摊手,建议道,“那圣上您干脆就学学臣罢,用威胁让他们主动退让。”
“和解?”
“一步步慢慢来,就像之前,我让贾政削官罢职,再让他对科举绝望,又推出了珠儿那孩子,还有宫里的娘娘……到如今,他是真的不敢同我作对了。这叫甚么呢?吓破胆儿了?”
“你想让朕杀鸡儆猴?同一个就该是齐国府罢?”泰安帝回忆了一下齐国府的情况,微微颔首,“挺好的,齐国府牵扯不大。”
“其实,臣真正想让您恁的是宁国府。”贾赦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心里话,“理由很多,最要紧的一点儿就是,宁国府若倒了,会让很多人胆寒。”
第一代宁荣国公乃是嫡亲兄弟,其实他俩的权势莫说在八公里头,就是算在四王之中也是极为强悍的。可谁让他俩是嫡亲兄弟呢?即便是太祖皇帝,也断然不敢让一对感情极为深厚的嫡亲兄弟位极人臣。不得已,才让他俩退居一位,皆赐封了国公爷,还是八公里头居最末。
而论实力,如今的八公后人之中,实力最强劲的莫过于荣国府,又因着两家的关系,宁国府也无人敢小觑。
倘若今个儿倒下的是齐国府,对于满朝文武来说,虽有着警示作用,却未必会感到胆寒。可若是宁国府呢?恐怕一多半的人都会心生惧意,短时间内绝不敢再行差踏错哪怕半步。
“罪名呢?”泰安帝问道。
宁国府数代单传,人丁本就不兴旺,加上欠国库的银两早已归还,一时间想要寻出罪名来还真略有些难。
除非,故意捏造。
再不然……
<<<
正月十五元宵节那日,荣国府成功分家,可即便如此,二房也不可能在短短两三日里搬离荣国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贾母的不舍,以及二房的不甘。
那就拖呗。
一说新宅子有几处还未完全修缮好,二说正月里不好兴师动众的搬家,三说哪个主子病倒了,四说……
理由这种事儿,就跟那罪名一般,你若铁了心想要捏造,自然就会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