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2 / 4)
劳神。
倒是瑾儿,难得的又跑到黛玉跟前哭了一鼻子,只说舍不得姐姐。直哭得黛玉眼圈红红的,还要忍了心酸来劝:“不过是一年的功夫,爹爹不是说明年还要去京里述职么?到时候你跟着就是了。再者,爹爹有了年纪,身子又不好,自从上次受伤后,时常不对付。我不在身边照看着,实在不放心。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若你在,我好歹放心些,便是家里边儿的事情,你也可以帮着爹爹些了不是?”
瑾儿抹着眼睛,闷闷地问道:“去了京里,十三爷也不在,不知道你能不能去他家里看十三福晋呢。要不,你去四爷家里也好。只别多去外祖母家,别人还罢了,二舅母实在不是个和善的人。”
黛玉被他说得哭笑不得,拿手敲了敲他的头,斥道:“胡说什么呢?我在京里还是跟在这里一样,每日里学些规矩的。不过是提早入京适应些罢了。”
瑾儿偏过头,撇了撇嘴道:“别以为我小不懂,你每日里喝的那个茯苓霜哪里来的?还不是每隔一段日子四爷派人送来的?那都是进上的东西,和平常买来的能一样?哼!”
黛玉一把将瑾儿拧了出去,才又打起精神带着雪雁等人收拾。
“姑娘,快些趁热喝了这牛乳茯苓,早些安置了才好。”
雪雁端着一只小小的定窑盅子在黛玉面前。
黛玉揉了揉发涩的眼睛,问道:“什么时辰了?”
“快到亥时了呢。姑娘这几天收拾东西忙坏了,倒是早些睡了罢。要不,折腾出病来又不爱吃药,可怎么好呢?”
黛玉叹了口气,接过牛乳茯苓,小口地喝着。
秋雁看着自己姑娘的样子,只抿着嘴笑道:“瞧姑娘这个样子,竟比喝那黄连汤子还难受。”
黛玉撅嘴道:“你试试一连着喝两年,也喝厌了。原不过是太医那一句话,你们倒也都当真。我这两年睡得都是很安稳的!”
“正是呢!”雪雁抢着说道,“要不是一直喝着这个,姑娘能睡的这么好?便是身上,也长了些肉,再不像以前那样风大些就能吹走的。可见,这个东西真真是好。”
秋雁也笑道:“姑娘可别抱怨了,大爷说了,咱们到了京里以后,还让在府里边养上两只乳牛,免得姑娘喝不到这新鲜的牛乳呢。”
黛玉“扑哧”笑了:“可别,我竟是丢不起这人!”
“依我看,牛乳倒是易得,只怕这茯苓霜难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