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4)
雕花大木椅上,一杯冒着热气的普洱已经送到了眼前。胤禛心里头好笑,不知道这个小妮子为何如此殷勤。也不说话,接过茶来喝了一口,下巴朝着外头扬了扬,笑问:“平日里头你宝贝的什么似的,今日怎么扔到外头了?也不怕日头足足的,晒坏了?”
黛玉笑而不语,对着他坐下,挑眉说道:“哪里就那么娇气了?”
“这话奇了,兰花喜阴厌阳乃是天性。你偏偏将它放到日头底下,岂能长得好?”
“倒也是这个道理。只是王爷可知我为何喜欢这兰花?”不待胤禛说话,黛玉便自问自答,“‘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孔子昔日有云‘幽而纯正’,兰花香气馥郁不输月中桂,清远犹胜雪下梅。既有丹桂之高洁,却无寒梅之疏离。因此深得我心。只是,这兰花原本野生,长在草间。不过是人们看着它好,将它养在屋子里头。养来养去,便养出了许多富贵习气。再移出屋子,反而长得不好了。所以,依着我的意思,竟是叫它在外头晒晒吹吹的。”
胤禛听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摇头笑道:“偏你就有这么多话说。由着你去罢,若是瞧着晒得差不多了,别忘了搬回来。”
夫妻两个不再提这个,一时叫人摆上了午膳,吃过了胤禛便又出去了。
对于黛玉来说,外头无论什么样子,胤禛也不愿叫自己搀和到里边去。那么她便安安稳稳地待在自己的王府里边,管管内务,看看孩子,尽力叫他无后顾之忧就是了。
只是,康熙五十一年,注定了是多事的一年。进了六月,各地旱涝频发,诸省多有上奏请减免赋税的。康熙为表仁政,便下诏免山西、河南、陕西等六省三年赋税。只是这样一来,本就不太充裕的国库不免更加捉襟见肘。
胤禛掌管着户部,既要筹银赈灾,又要预备康熙每年例行的秋狩行猎,还要准备明年的康熙六旬万寿。事务既杂,库银缺口又大。每日里边忙的脚不沾地,回来的也比先前晚了好些。
胤禛自是知道国库并非真的没有钱,而是因为这里头有一大半的银子都被朝中官员打着各种幌子借了去,而这些人有的位高权重,有的是皇亲国戚,追缴起来极是不易。
大事当前,胤禛也顾不得许多了,直接去林府找如今在内阁里头悠哉悠哉的林如海。林如海这一次也不转弯抹角,告诉胤禛拿着户部账册子请圣旨就是了。
康熙见了户部一大串子的借据,怒发冲冠,下旨叫胤禛追缴库银。有圣旨在,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