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4)
乏告老致仕的康熙朝官员。为此,原定的千叟宴不得不分为三次进行。
千叟宴说起来声势浩大,然则花费也甚是巨大。畅春园内三场千叟宴,康熙不但亲临,还命亲王以下各皇子贝勒并宗亲子弟等为老者斟酒,并在宴后赏粮赏物。林林总总下来,竟不下百万两银子。
那些日子,胤禛没少着急,在府里头的时候也难免跟自己抱怨几句。
出神之际,已经进了宫里。因为弘历年纪不足八岁,因此胤禛只带着黛玉弘时,先至乾清宫叩拜康熙,随后和弘时两个留在了康熙处,黛玉则往慈宁宫太后处磕头。
慈宁宫里头也是经过了一番重新装饰,太后正坐在正殿中,宫里的妃嫔、先一步进宫的福晋等人说话。见了黛玉进来请安,忙叫人扶了起来,笑眯眯地道:“胤禛媳妇儿也来了?今儿可是不算最早的。”
黛玉起身笑回:“昨日还特意早早儿地就睡了,原就是想着今日要早些起来的。谁知道虽然起早了,却在路上耽搁了些功夫。”
太后听了,忙问:“可是有什么缘故?”
“自然是有缘故了。皇玛嬷不知,如今外头大街上处处张灯结彩,许多百姓走在街上为皇阿玛祈福祝寿。都说皇阿玛以仁政施天下,是千古未有的明君呢。我瞧着高兴,便叫车走的慢了些。”
宜妃坐在德妃下首,拉着德妃笑道:“哎呦,听听姐姐儿媳妇这张小嘴,真是会说话!”
德妃在众人面前一贯温婉端庄,听了宜妃的话,带了丝笑意点头,却不说话。
太后合掌道:“皇上在百姓中竟如此受人爱戴,实乃我大清之福。”
众人都忙起身称是。
太后赐了坐,黛玉跟众人告了罪,便在德妃身旁靠后的位置上坐了。不多时,各个皇子福晋都过来了。慈宁宫里头请安告罪谢座之声此起彼伏。
太后年老之人,虽是喜欢热闹,然也禁不住热闹。不一会儿功夫就觉得乱了,只叫众人散了,到各自额娘那里去说话便是。
黛玉和完颜氏兆佳氏跟在德妃后头,一同至永和宫。
德妃今日一袭绛紫色三镶三滚锦缎旗袍,眼色不是很抢眼,倒是极为符合德妃如今的身份。她在宫中乃是四妃之首,又和宜妃等人同掌宫务多年,实不必和年轻的嫔妃一般,靠着衣饰来出彩争宠了。
戴着长长的金镂空点翠甲套的手保养得极好,端起宫人送上的茶来,朝着黛玉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