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4)
红色旗装,穿了一件儿深粉色锦缎万字纹儿棉袄,外边儿罩了浅绿色镶黑边儿金线绣纹的褂子。原本一张小脸儿,如今也养得胖了些,倒是叫那原本就莹白如玉的肌肤看起来更加水嫩了些。
黛玉见他不错眼珠儿地看着自己,专注热烈,饶是做了许久的夫妻,也禁不住脸上做烧,推了他一把:“看什么?难不成王爷没见过我?”
胤禛一向喜欢她红晕满面娇嗔浅笑的样子,此时对着这个是自己心心念念求来的,又为自己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小女人,不免将额头抵在她的额头上,拦着她的腰,低声笑道:“便是每日都看见,也是看不够的。”
两个人厮磨了一会子,黛玉才想起来白日里的事情。看了看胤禛的脸色,小心问道:“今儿皇阿玛给小五儿的赏赐,是不是重了些?”
胤禛自是明了她话里的意思,拧了拧她的鼻子:“赏赐多了还不好?左不过小五儿也不会花,还不是便宜了你这个额娘?”
黛玉撇嘴别过头不再理他。
弘昼腊月出生,等到了满月时候,便已经是康熙五十三年的正月里头了。
这一年似乎朝中极是多事。
先是出了正月,便有大学士王琰上书,密陈设立太子的重要性。
这王掞乃是康熙九年进士,庶吉士,曾授翰林院编修,累迁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康熙三十三年任礼部侍郎,三十八年调吏部,四十三年擢刑部尚书,五十一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此人为官处事一向恪谨,历为同僚所折服。为人有比较耿直正统,他先祖乃是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万历帝宠爱贵妃郑氏,有意立郑贵妃所出的福王朱常洵为太子。王锡爵上书反对,并力奏册立神宗长子朱常洛。此事为王锡爵带来很大声誉,王掞也一直以此为荣。
不过王掞倒也不会只为了效法先祖而上书陈奏。此事说来也是康熙在五十二年科举会试所选定的题目,“放太甲于桐宫”。
太甲,姓子,名至,又称祖甲,乃是商朝第四位君王。太甲在位初年,任用伊尹为相,商朝比较强盛。可是太甲三年时,太甲开始按照自己性子办事,任意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致使朝政昏乱。他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
三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政权交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