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去消个费(2 / 6)
过城楼主席像的时候,党旗笑着问说:“妈妈,那会儿我爸这土包子第一次来北京,你是不是就带他来看毛主席了?”
党静秋也不禁笑了:“是啊,那个年代全国人民来北京第一件事就是来***看毛主席,好像见了城楼挂的相片就跟见到真人似的,多少人看完哭了。不过那时长安街没现在这么宽,路上车也少,大家伙儿都是骑自行车。”
党国富也不住插嘴:“那时大家都没钱,买辆自行车算条件不错的了,结婚能凑齐三大件的那是很了不得的,有人半辈子才凑齐。你们出生是赶上好时候了,哪像我们那个年代的人,谁没过过苦日子。”
正聊着,党旗忽然方向盘一打,驶上了左转车道,绿灯一亮,车子便拐入了广场西侧路。党静秋虽然奇怪,但也没问党旗这是准备去哪儿,反正北京对她来说已经半生不熟了,跟着旗旗走就是了。
可当车子拐来拐去后沿着南新华街一路向南的时候,党静秋似乎已经猜到党旗是准备带她去哪儿了。党国富对这一带也甚为熟悉,何况来这里也是他的主意。夫妻俩不约而同地对看了一眼,心照不宣。
太平街3号,中央芭蕾舞团所在地。
在北纬路与太平街的交叉路口立着一张巨幅海报,是中芭为纪念芭蕾大师努力耶夫逝世二十周年而再次排演舞剧《堂吉柯德》的宣传照。
党静秋让党旗将车靠边停下,下车后她走到巨幅海报面前,静静地凝视着海报上的文字和剧照,演员阵容中已没有那些她熟悉的名字,而看到制作人和排练指导的人名时,思绪如潮般汹涌而至。
党旗和党国富也下车跟了过来,党静秋指着海报对党国富说:“还记得吗?”
党国富点头说记得,他当然记得了,当年妻子也是这部剧女主角“吉特丽”的有力候选,可因要与他结婚而威逼团领导开介绍信,而后她母亲又因此事到团里质问领导,团里对此很不满,差点就取消了她参与排演的资格,当然最终她也没有成为吉特丽,只获得了一个配角的角色。
但他依旧能回想起当时妻子灿烂的笑容,看起来落选对她来说似乎并没什么了不起,可是他知道她这样只是不想让他内疚,不想当将军当士兵不是好士兵,就像没有哪个芭蕾舞演员不想成为首席。
在党静秋的回忆里,这部剧却是她决定嫁给党国富的重要纽带,对于落选主角一事,她只觉遗憾,可谁的人生没点遗憾呢?
那时努力耶夫来团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