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古代一百九十点都不友好(4 / 5)
,真好。
然后,晋惠帝就脖子一歪,放心的晕了过去。他好像这才意识到他受伤了,他快不行了。在交待完心里一直惦记的事情之后,这才在让他放心的人身边昏了过去。在眼前出现很多小黑点的时候,晋惠帝其实就猜到自己自己大概要晕过去了,他晕乎乎的想着,这样也好,不用担心会怂到哭出来给延祖和小娘丢脸,朕今天也是棒棒哒!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石勒看了眼不安生的叛军。这些人暂时是压住了,但是这么多叛军也不可能全都押回京城啊,路上那么乱,肯定会出事。
后勤小能手栆哥再一次显出了他的存在感。
他指了指就近在眼前的荡阴城:“去休整一下,咱们大概要改变回京的策略了。”
荡阴城本来是被之前抓了晋惠帝的那一伙儿藩王兵所掌控的。如今藩王兵被张方全歼,张方又大鱼吃小鱼的被武贤法师给拿下了,换言之,荡阴城就这样顺利回到了自己人手上。
好吧,也没那么顺利。荡阴城的骑墙派郡守,本来是想兴风作浪一番的,但还没开始,就被在城里群情激发的百姓给拿下了,怒领便当。
荡阴城的百姓为有这样的郡守而感到羞耻。郡守都没来得及去给他背后的王爷报信,就被乱石砸死了。
圣驾轻松入驻荡阴城。
荡阴城因荡水而得名,在魏晋时代算是比较有名的一座内陆城市了,身处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自西汉在这里设置郡县,它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的重镇之一。
拓跋六修小声给卫玠科普:“岳飞就是荡阴人。”
当然,在岳飞出生的时候,“荡阴”已经去了草字头,改成了“汤阴”,属相州。苏轼还因为在汤阴吃过一碗令他念念不忘的豌豆大麦粥,而特意赋诗一首——《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诗名剧透一切。
在卫玠等人进了荡阴城后,也吃到了这种令著名吃货苏轼特意写过诗的粥。
粥在古代就叫粥,最早这个字出现在《周书》上——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华传统吃货真是源远流长。
豌豆大麦粥的味道确实不错,麦香浓浓,利膈益胃,特别是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两碗粥下去,再酣睡一场,简直妙不可言。
一人一猫,蜷缩在榻上,一起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午睡小憩,画面美的让人不忍打扰。
卫玠醒来的时候,拓跋六修便正坐在一边,欣赏着这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