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古代二百零四点都不友好:(4 / 4)
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卫玠,因为如今已经到了该捧卫家下一代的时候了。卫璪是嫡子嫡孙,可在朝堂上的身份实在是不够看,只能由身为兰陵公的卫玠迈步上前。
“道释同体异名,老君变化不测……
“……道能方便设教,佛本因道而生!”
一字字,一句句,尊定了此后几百年间晋朝政治上对宗教的基本方针。
这话其实不是卫玠自己想的,而是他改编的武则天的旨意,也结合了一些唐朝当时的名臣与武则天在朝堂上的奏对。佛道传入中国时,确实是依靠着道教起来的,连“寺”这个概念,本身也是道家的,在早期,道家的道场很多都是XX寺,并不是后世印象里的那种寺庙是佛教专利。
至于佛教的起源地,他们尊重天竺佛教,却也并不会成为天竺佛教的附属。我国一切的宗教,都是带有我国特色的自主佛教,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无权横加干涉!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国的就差了吗?
还什么请天竺高僧辩论,简直荒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魏晋时期的主流思想,还是以本国为傲的,卫玠这么一说,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自然都只可能是支持的。
晋惠帝正好趁机把准备好的旨意颁下,内容和武则天的那个差不多。再此就不多加赘述了,反正一个中心思想,好的宗教是与世无争、引人向善的,若有人借故滋事,那便不是好的宗教,而是邪教,凡举邪教,一律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