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成谶(2 / 5)
件,需要他亲自过去掌掌眼,若是合意,便添到贺礼单子上去。
韶亓箫上前,将人扶到贵妃榻上坐好,给她轻轻按摩着日渐沉重的腰肢,道:“不是说不用你管了么,那些事自有我去处理。”
赵敏禾道:“我这成天没事做的,连针线都不叫我拿了,也实在没劲儿。”
他今年及冠时,她原是想做件寝衣给他的。但从拨云弄月,到孙嬷嬷林嬷嬷,再到他自己,没一个肯叫她动手的。
韶亓箫想了想,确实也不能总叫她吃吃睡睡到生产吧。
于是,他便先拿出方才的话题出来与她说道:“父皇的贺礼都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了,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上还很充裕。小件上自然不必多说,我们手上银钱很足,准备起来也不费事,只是在搭配上要多费些心思。大件上还有一件万寿金绣图没有送到,那是我很早以前就从江南傅家的苏绣隔订的,前几日傅家主曾亲自来信,不出一月便可完工送来京中。”
他一样样与赵敏禾说着,赵敏禾听得津津有味,时而说说自己的意见。
倒是韶亓箫,他说着说着便想起一事来,转头问孙嬷嬷道:“陈老太医说王妃的预产期是什么时候来着?”
孙嬷嬷笑着答道:“若是王妃一切都正常,最有可能的是十月初十到十二之间这几天,不会超过十五。”
韶亓箫舒展了眉头,回过头对赵敏禾笑笑道:“那可好,圣寿节在十月十八,那时你也生了,不必挺着大肚子去给父皇贺寿。”
若是承元帝从前几个寿辰,赵敏禾临盆之际,上个书请旨不去也没什么问题,到底子嗣要紧。
但今年却是承元帝知天命之年的大寿,意义非同反响。这时候她若还没生,去与不去都有问题。去了,贺寿的劳累她吃不消;不去,有可能被指不孝。要坐月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八月,承元帝又带着大队人马回京了。
今年也确实如崔氏所料一般,承元帝开了恩科,时间就定在九月。
这时候已出孝的三皇子韶亓茽,被承元帝任命为了礼部侍郎,授协助主持恩科之责。
这道旨意,也成功将众人放在韶亓箫身上的眼光分去了不少。
另有渐渐在户部游刃有余的五皇子韶亓荇,再加上本就声势比其他人大上一截的二皇子韶亓萱和四皇子韶亓芃……
可以说,承元帝诸子中,除了韶亓荿这个确实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