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5)
偶有临时受命,带兵出战之举。
正是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兼之太子妃为长女,弟弟们年纪不大,还都随父母远在西北。只有太子妃的祖父母和两个叔叔留京——太子妃的叔叔们官阶不高,都没资格上朝……
太子才一直跟妻族不算亲近。
此番太子打定主意,问向太子妃道,“容将军今年回京述职?”
太子妃应道:“可不是,就在秋天。”他难得问上一句父亲如何……这是孙家要不成了?太子妃暗中欣喜:孙家这就要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时候,父亲所言果然句句应验。
总往她家后院里塞人,这样的亲戚纵是手眼通天,太子妃也敬不起来。更何况孙家老太爷致仕之后,孙家也是靠着太子过日子,那凭什么在她容家人之前也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
太子太子妃各有心思暂且不提。
此刻,林海在书房里跟世兄周励闲话。
却说孙家敢在泰兴偷偷养上几百人,八成是用来“吃大户”的……沿海偶有海贼出没,临海市镇的士族豪族万一有个船沉破家,尽可算在海贼头上。
想想孙家在前朝末年靠什么起家,林海和周励一点都不相信孙家的私兵是用来自保的。
林海道:“当初听说此事,我还不信孙家会如此张狂。”
他还以为是哪位皇子在暗中培养势力,操~练~人手。将来皇子们受封,这些人手自能成为王府侍卫,到时候就是“过了明路”。
但即使是皇子们,这么做纵然勉强说得通,却也很犯忌讳。
所以在给圣上密折上奏之际,还请示了下是否将此事告知孙家。圣上默许了,林海便真给孙家递了信儿。
周励叹道:“父亲原本以为孙家是得了太子授意,冷眼瞧了许久,发现太子对孙家恼怒发作不似作伪……”
“孙家老太爷毕竟年纪大了,管不了太多。”林海摇了摇头,“不知殿下舍不舍得。”
太子不舍了孙家,以后总会遭遇他都担不起的~大~麻烦。
周励道:“难啊。”
皇子们逐渐长大,各有人手,舍了孙家太子身边就难免“青黄不接”……尤其是孙家可是太子银钱上的顶梁柱。
林海想了想,提议道,“这回浙江账面上的亏空,若是处置得当,太子自能名正言顺地舍了孙家。一下子空出那么多位置,还愁无人孝敬吗?”顿了顿又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