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耻昭昭 (1)(22 / 22)
头,似乎对大臣们出乎意料的一致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看着景监,“景监以为如何?”
景监躬身,肃然回答:“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秦孝公默默注视着景监,泪水骤然溢满了眼眶。
四、秦国君臣在老霖雨中感谢上苍
暮春初夏,虽说已经是草长莺飞,但渭水平川的早晚还是颇有凉意的。尤其是河谷山口,早晚时分的凉风尚有些须寒冷。太阳距离西山尚有一竿之高,出城劳作的栎阳秦人便开始络绎不绝的回城了。但在城南栎水岸边的高坡风口上,却有一个人久久站立,一任河风吹得他的长衫啪啪做响,仍旧没有离开。两丈之外的洼地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默默的守侯着。
秦孝公已经这样一动不动的站了一个时辰。河中碧绿明亮的波涛已经变得金黄幽暗了,风中的暖意已经消退,暮色苍茫的原野竟有凉如秋水的萧瑟寒气。这一切,二十二岁的年轻君主都没有察觉,他只是遥遥望着已经淹没在暮色中的东方远山,长长的沉重的叹息。分化六国所需要的万金之数虽然凑齐了,他却没有丝毫的轻松宽慰,反倒被一种无地自容的羞愧折磨得寝食难安。一想到母亲那慈和平静的笑容,他心中就象刀钻般难过。
那天政事堂庭议之后,他忙于听匆匆赶来的雍城令禀报民情,又商议确定了继续安定民心的措施。雍城令刚走,景监又急急赶来禀报派赴大梁的密探传回的急报,说魏楚赵三国大军按兵未动,详情不知。两人商议了半天,还是揣摩不透发生了何种变故?决定继续筹集重金,不管发生何种变故,分化六国的方略不变。景监走后,已是午夜,他正要站起来端详羊皮大图,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