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栎阳潮生 (1)(7 / 23)
到了失望。这些人只在县府打转儿,能找到强秦国策?是大才造世的作为么?聊以自慰的,还有一个王轼差强人意,招贤一事不至于难以收拾。名士难求,高人难遇,看来扭转乾坤的磐磐大才真是可遇不可求。说到底,秦国强大还得靠自己。
嬴渠梁决意自己谋划强秦之道,他相信自己的学力不算很差,刻苦修习,纵然不是大才,也是中才,绝然不会让秦国在自己手里继续衰落。一个月前,他将书房扩大了三倍,开始让长史公孙贾给他搜集简册典籍,将宫室所能找到的一切务实书籍全部搬到了自己的新书房。从此,他每天夜读两个时辰,早起一个时辰,练剑之后准点读书到卯时,再处理国务。卯时之前,他不见任何人。天天如此,今日亦如此。
黑伯在书房门口轻声禀报:“君上,内史景监求见。”
“让他卯时后再来。”
“内史说,有紧急事体。”
秦孝公无奈的丢开简册,“请内史进来吧。”
景监走进书房,只看见沉沉简册高高低低环绕成巨大的书山,却不见国君身影,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他有一个多月没有到国君书房了,不想变化竟如此之大?他不禁高声道:“君上,景监参见。”
秦孝公从书山中绕出来,手中还拿着一卷竹简,“景监呵,如此高兴?”
“君上,好事,大好事。”
“究竟何事?孩童一般。”秦孝公颇为不悦。
“君上,兹事体大,容臣徐徐道来。”景监虽笑,脸上却冒出了细汗。
“徐徐道来?”孝公不禁一笑,“你也成老儒了?好,就徐徐道来吧,坐。”
景监长嘘一声,从出使魏国遇卫鞅讲起,讲到卫鞅入秦,讲到招贤馆卫鞅暗察国君,讲到卫鞅访秦的艰苦认真和细致,对卫鞅的才能大加褒扬。
秦孝公很平静的听完景监叙说,淡淡笑道:“内史是说,卫鞅是个大才?”
“是。君上,卫鞅入秦,求贤令终有正果。”
秦孝公笑道:“莫给求贤令找正果,自古求贤不遇者多矣。内史究竟何意?”
“臣请君上,许卫鞅面陈长策。”
秦孝公点头道:“当然。士子如此苦访,可见一片赤诚,有无长策,皆须敬之。就明日吧,政事堂大礼待之。”
景监激动得颤声道:“臣,谢过君上!”
“又非待你大礼,谢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