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瓦釜雷鸣 (3)(2 / 10)
为其讲解变法原由和新法令的内容。卫鞅则将赵亢带到政事厅,讯问抗法事件的详细经过和赵亢的政令举措。一个时辰后,卫鞅结束讯问,来到书房。太子一副专心听景监讲解法令的样子,目不斜视。卫鞅正色命令,“景监长史,将太子留左庶长府十日,研习新法,十日后考校。”景监答应一声“遵命”,拱手道:“太子,请到小书房。”太子惊讶万分,锐声道:“如何?尔等敢软禁太子?!”卫鞅拱手道:“太子尚未加冠,却擅自干政,臣代君上执法,不得不罚。”说完大袖一甩,径自出门。景监拱手道:“太子,左庶长是在保护你,其中深意尚请太子细察。”太子冷冷一笑,“保护?哼!走吧。”便径自出门。景监将太子安顿在备好的一间小书房,又安排好护卫和仆役,方才匆忙的去见卫鞅,也顾不得太子老大不愉快。
暮色时分,卫鞅带着全副班底并一千名铁甲骑士,飞驰郿县。
秋风一起,大地一片苍黄。树叶飘落,遍布井田的民居便疏疏落落毫无遮掩的裸露在田野里。按照卫鞅的变法部署,现下本该是忙忙碌碌的拆迁、整田和分田了,田野里也自当该是热气腾腾了。但是一路所见,除了栎阳城外的田野里有动静外,所过处竟是一片冷清,秋风掠过旷野,触目尽是苍凉。
马队奔驰在井田的车道上,卫鞅觉得特别不是滋味儿。他没有料到赵亢作为一个秦国名士,作为一个大县县令,竟是如此懦弱。也没有料到太子作为国家储君,竟是如此的幼稚冲动。但是他心中十分清楚,这两个人都不是兴风作浪者,他们的背后肯定有更为阴鸷的人物。对于变法过程所能遇到的种种阻力,卫鞅都做了周密的预想,他不但精细的揣摩了各国变法失败的原因,而且在魏国亲自经历了官场的种种阴谋沆瀣,自然不会将掀翻旧制的变法看成唾手可得的美事。虽然他不能预料,阴谋和阻力在秦国将以何种形式出现,但是各种基本的应变方略他是有准备的。对目下的“抗田事件”,卫鞅虽然感到了沉重的压力,却是丝毫没有惊慌,他有自己独特的处置方法。
进得郿县城,卫鞅吩咐车英立即在县府外的车马场搭筑一座辕门大帐。
这辕门大帐,本来是军中统帅在战场上采用的,县城有官府,再搭辕门就颇显蹊跷。车英不解,对景监示个眼色,意思是提醒一下卫鞅不必多此一举。景监却摆手道:“搭吧,左庶长自有用场。”车英不再犹豫,令旗一摆,一队甲士片刻之间便将大帐搭起,二十辆兵车一围,一座辕门帅帐顿时显出。卫鞅又吩咐景监在辕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