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乱政亡赵 (1)(6 / 22)
就他娘!”甲胄骑士脸色骤然涨红,陡地喝道:“大将军急报!秦国大军正向赵国开进!”
“你,你说甚?”赤膊男子的嬉笑不甘心地残留在嘴角。
“韩国已灭!秦国大军三路进逼,大将军请举朝会举国应敌!”
“老上卿,如何处置了?”赤膊男子向高冠者冷冷一瞥。
“我王勿忧,老臣已妥为处置,我王尽可安之若素。”
“好!老上卿该当褒奖!”赤膊男子也不问如何处置,立即满脸喜色。
“臣唯尽忠,不敢求赏。”高冠老者一脸敦诚忠厚。
赤膊男子回身对脏污不堪的甲士一挥手道:“你回报大将军:本王自有应敌之法,他只防住匈奴,莫操他心。”甲胄信使正要说话,赤膊男子已经哈哈大笑着扑向胡女群中奋勇施展去了。信使将军木然呆立,不知所以。须发灰白的高冠老人走过来殷殷笑道:“将军一路辛劳,老夫安置将军到胡人酒肆如何?将军歇息旬日,必能虎威大振,也不枉回邯郸一趟也。”信使将军脸色陡地一沉,一句话不说转身大步而去。高冠老人凝视着信使背影,一阵轻蔑的冷笑,也匆匆出了王城。
看官留意,这个黝黑精悍散发赤膊的男子,便是目下赵国国王赵迁。
须发灰白的红衣高冠老人,便是目下赵国的秉政上卿郭开。
一国君臣如此轻慢于强敌压境,在战国之世绝无仅有。
谚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赵国君臣荒政,自然也不是一夜间事。
赵武灵王大变法之后,赵国崛起为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山东强国。从此,赵国成为山东六国的抗秦轴心,也成为山东诸侯的安危屏障。其后两代,惠文王赵何在位二十八年,孝成王赵丹在位二十一年,赵国以强国实力与秦国生死周旋了两代近五十年。在此近五十年里,赵国虽时有失误,然总体言之,尚算根基稳固人才济济,朝野同心,一片勃勃生机。唯其如此,赵国在孝成王五年开始的长平大战惨败后,尚能扭转危局,并很快恢复军力,发动六国合纵攻秦,在岌岌可危的崩溃边缘避免了灭亡的命运。其后,秦国进入秦昭襄王晚年与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三代频繁交接的低谷时期。秦赵俱各乏力,赵国遂与秦国保持了二十余年的平衡对峙。
孝成王赵丹病逝之后,秦赵均势开始倾斜,赵国开始走下坡路了。
赵国转折的枢纽,发生在悼襄王赵偃继位的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